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二)

时间:2019-05-31 05:55: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共23分)
材料一:读下列图片信息
图1: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图2: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90l一1911
300
5600
31
510
191一1919
600
13000
75
1625
?
材料三: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91考试网、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
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
(1)读材料一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2分)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4分)
(2)读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8分)
(3)1937——1945年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有哪些?(3分)
(4)读材料三,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2分)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91考试网、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4分)



2、判断题  1963年法国拒绝了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的请求。戴高乐在解释法国的决定时说,如果让英国加入,就意味着最终会出现“一个依赖美国并由美国领导的庞大的大西洋共同体”,这是法国所不能接受的。这说明
A.西欧国家间的矛盾消除
B.法国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
C.政治多极化格局正在形成
D.西欧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



3、判断题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就是知识”的含义是
A.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
B.认为人的知识越多品德越高尚
C.道德知识仅适用于理念世界
D.道德的标准是因人而异



4、判断题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发展最为迅速的民族工业是:
A.船舶修造业
B.面粉业 
C.纺织工业
D.钢铁采冶业



5、判断题  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