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5-28 23:33: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
[?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辞海》是我国唯一的极具权威的大型综合性词典,它的每一次编修,都忠实记录了历史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脚步。第六版《辞海》就收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条目。如果我们在第六版《辞海》中查阅三个代表,不会看到
A.它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B.它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它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D.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想结合的理论成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在2000年春提出的,而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是1997年召开的,确立的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所以C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思想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与执政经验的历史总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思想创新是使我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一次又一次挑战,从而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基本保证,什么时候思想僵化了,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什么时候就会造成损失,付出代价,陷于被动局面;相反,什么时候能够面对国情,实事求是,什么时候就能使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顺利发展。”
请回答:
(1)在20世纪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的创新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两大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以史实说明材料中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促使两大理论产生的共同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领导集团僵化的坚持“城市中心论”的俄国革命模式,结果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战略,形成毛泽东思想,并最终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创造性的进行三大改造,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左”倾错误发展,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两个凡是”,导致“文革”十年内乱和1976——1978两年的徘徊;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实事求是为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完成历史转折,形成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3)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创新的产物;吸取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借鉴了外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毛泽东思想发展和成熟的标志是
[? ]
A、毛泽东对陈独秀右倾错误的批判
B、中共七大的召开
C、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D、《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文明的交流和发展不断推动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有几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分别是:


魏源

康有为

孙中山

陈独秀

材料二 阅读下面三幅图:





(1)根据材料一中西学东渐过程中里程碑式的人物,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并指出中国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共的几代领导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及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什么贡献?他们所创立的理论之间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材料一、二,谈谈文明交流和发展对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过程:①魏源著《海国图志》,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②康有为等人宣传维新思想,宣传西方的政治制度,主张救亡图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③孙中山则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④陈独秀倡导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主张用资本主义的文化改造国民的精神,建立起真正的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特点:中国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层次”(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制度层次”(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政体)、“思想文化层次”(用资本主义文化改造国民精神)。
(2)贡献: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联系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的实践,独创性地解决了党的建设的一系列矛盾和复杂问题,形成了毛泽东建党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学说,并在一个农民占大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紧密联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解决了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党的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党的学说和毛泽东建党思想,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③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概括和提出了“三个代表”的理论,是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丰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宝库,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旗帜,将在我们党的建党理论和实践中留下光辉的篇章。我们要很好地把握马列主义党的学说,毛泽东建党思想,邓小平建党理论和江泽民重要论述之间的有机联系,不断在继承中创新,在坚持中发展。理论之间的关系:继承和发展。
(3)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文明交流和发展一直持续不断;文明交流能够取长补短,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文明的继承和创新不断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