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3:30:17
1、选择题 下列四人的共同之处是( )
A.都生在宽松的政治氛围中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2011年10月1日,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行教画像以全新“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将中华文化的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
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B.“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C.“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
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作揖行礼”“中华文化的谦谦君子之风”以此可知体现的是儒家的思想道德规范。A是墨家的尚贤;B是法家商鞅的以暴制暴;D是道家的无为思想;C是孔子的言论,体现的就是仁和礼的思想。故C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形成·孔子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明清之际,哪位思想家明确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 )
A.黄宗羲
B.李贽
C.朱熹
D.陆九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龙场悟道”的故事是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说明王阳明领悟到“求理”的途径是( )
A.发明本心
B.圣人托梦
C.格物致知
D.知行合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陆王心学的寻求理的方法。“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即每个人在成为圣人的过程中,只需向内心、本体寻找力量即可,无需外求,从外部事物中求取道德之理是错误的。即“求理”的途径是“发明本心”,故选A。BCD三项均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符。
考点:宋明理学
点评:宋明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是儒家学说吸收了佛道思想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是维护封建统治和束缚人们的思想的工具。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人身上是要求人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朱子《全书·语录》说“封建”之意,一是“君民之情相亲,可以久安而无患”;二是“圣人不以天下为己私,分与亲贤共理”。但这套体制也有重大缺陷,即
A.膏粱子弟“不学而居民上,为害岂有涯哉?”
B.天下未“放开做,使恢复有余地”
C.“来来去去,无长之意,不可恃以为固也”
D.“事权之太分,委琐不足恃,重迟不易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古文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首先要理解题文中朱子《全书·语录》说“封建”之意。然后再分析与“封建”之意,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选项。所以只有A选项的膏粱子弟“不学而居民上,为害岂有涯哉?”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