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三)

时间:2019-05-28 23:30:1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上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
A.尚力、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的儒家思想
C.以改革促进社会进步的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思考百姓的忧虑,然后为百姓的忧虑行动,体现儒家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教育被儒家所垄断始于(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汉武帝统治时期
D.朱熹生活的时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本题考查儒学思想相关知识点。根据题干表述“教育被儒家所垄断始于”,结合所学关于儒学思想相关内容,不难判断出,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大一统,儒学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在中央兴办太学,地方设立郡国学校,发展儒学教育。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教育官方化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协调了人际关系
B.具有人人平等思想
C.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D.实施灵活的教育方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有教无类”是指人人都应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力,这一思想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扩大教育对象范围的积极作用,A项儒家“仁爱”思想的作用,和“有教无类”无关,B项表述错误,D项是“因材施教”的内涵,故答案选C项。
考点:儒家的教育思想
点评: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教育家,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首创私学,打破了教育为贵族所垄断的现实;②“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思想是精华;③“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更是学习知识的一般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是明末清初批判君主专制,具有初步启蒙意识的进步思想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是明末清初批判君主专制,具有初步启蒙意识的进步思想家。但是李贽是处在明朝中期。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思想、明清批判思潮(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以下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宋明时期儒学家籍贯分布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西学东渐的影响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经济重心的转移
D.文化政治中心东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北宋的时候北宋五子集中在黄河流域,而到明朝儒学家主要集中到长江中下游,其原因在于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转移完成,大部分的仁人志士移到了南方,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