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五)

时间:2019-05-28 23:26:5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1989年,世界政局深受东西方冲突的影响。美国和苏联这两股新兴势力都试图主导战后国际新秩序,又因双方政府构建、经济制度的不同,分歧更加突兀,很快“冷战”局面彤成了。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两大势力结盟,卷入相互对峙的局面。美苏两大阵营间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使全球笼罩在核威胁的阴影下。为了不被强行纳入大国集团体系,那些在二战后赢得民族独立的前殖民国家纷纷投身于不结盟运动中。
——(德)克劳斯·伯恩德尔等《图说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二?冷战支配了战后的重建活动。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冷战,以意识形态的斗争和宣传战为特征,但在某些地区,冷战也会变热,如1950—1953年间的朝鲜战争,冷战也有升级为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具破坏力的战争的危险。
——(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三? 1945年以来,人类前所未有地几乎在各个领域都取得巨大进展,但是,成果的分配却并不公平,西方工业大国从中获取绝大部分财富。于是,世界政治的冲突不再是东西方之间,而是南北区域之间、贫富差距之间的冲突。
——(德)克劳斯·伯恩德尔等《图说世界史·现代卷》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冷战”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和影响。(5分)
(2)材料三中“南北区域”之间的冲突指什么?导致“世界政治的冲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5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应该如何应对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4分)


参考答案:
(1)原因:美苏两国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2分)
影响:使国际形势紧张,世界长期不得安宁;但客观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发展中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由此崛起。(3分)
(2)冲突:发达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2分)
原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3分,其它苦之成理酌情给分)
(3)深入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4分)


本题解析:(1)冷战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根据所学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其影响要结合材料来回答总结,如“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两大势力结盟,卷入相互对峙的局面”“美苏两大阵营间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使全球笼罩在核威胁的阴影下”“冷战也会变热”,这些信息提示出冷战“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冷战,以意识形态的斗争和宣传战为特征”这些信息从另一方面提示出冷战“在客观上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了不被强行纳入大国集团体系,那些在二战后赢得民族独立的前殖民国家纷纷投身于不结盟运动中。”这些信息提示出在冷战局势之下,第三世界的合作与团结;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又是涉及经济发展和利益的分配差距,可知南北区域冲突的内涵了;解答第二小问,要注意隐含的时间范畴,“于是,世界政治的冲突不再是东西方之间,而是南北区域之间、贫富差距之间的冲突”,不再是东西方之间,指的是两极格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结束了,那应该是1991年即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那么导致世界政治冲突从东西斗争到南北冲突的原因可以根据时间来考虑此时期哪些事件影响了“世界政治冲突”的变化;
(3)结合材料三当今的世界不再是东西方之间的冲突而是南北区域之间、贫富差距之间的冲突,可知我国90年代以后应利用发展是世界的主流这一趋势,继续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和国家实力,其他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两极格局解体后,政治经济趋向多极化,同时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趋势也日趋加强。美苏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  )?
①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发展 ③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④恐怖主义威胁人类安全?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各种?政治力量不断地消长变化,但总的趋势是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目前表现为“一超多强”。同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9·11”事件证明恐怖主义是当今人类安全的一大敌人。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关于当今世界形势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②缓和与动荡并存 ③地区冲突与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④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当今时代的主题就是和平与发展,世界局势整体趋于缓和,但局部地区仍有冲突和战争。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总结起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它坚信,如果苏维埃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的和必要的。这个政治力量可以支配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的精力和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的资源,并且它是深厚强大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潮流孕育出来的。……这个政治力量在它作出基本反应时似乎是不去考虑真实情况的。对它来讲,关于人类社会的大量客观事实,并不象对我们那样,是经常用来检验和修改人们看法的尺度,而是从一只摸彩的布袋中武断地、有倾向地抽出个别事实以支持既定的看法。这肯定不是一幅令人愉快的图景。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它应该是我们的政治参谋班子在目前这个时刻进行工作的出发点。要以象解决战时重大战略问题一样的彻底精神和慎重态度,必要时,还要在计划工作方面作出同样大的努力,来处理这个问题。我不能在这里试图提出全部答案。但我愿意表白我的信念: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摘编自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1946年2月)
材料二?在过去的十年里,不结盟政策已在国际生活中得到了有力的确认,因为它在 人类处于灾难的边缘的时候指出了摆脱黑暗的冷战时代的出路,它展示了新 的国际关系的前景,而到那时为止,这种关系一直受到集团激烈对峙的抑制 。不结盟政策强调了各国独立、自主发展和全面、平等的国际合作的原则, 以及必须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它阐明了当代世界的矛盾以及国际关系 不稳定的原因并力主消除这些矛盾和原因。它要求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紧迫的国际问题。
——摘编自原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在第三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上的发言(1970年9月)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的背景、措施及其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的影响。(8分)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不结盟运动奉行的原则和影响。(8分)


参考答案:(1)背景:①苏联的强大,威胁美国的国际地位;
②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威胁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或美苏社会制度矛盾加剧);
③妨碍美国称霸世界。(每点1分,共3分)
措施:①杜鲁门主义?②马歇尔计划?③成立北约。(每点1分,共3分)
影响:形成美苏的“冷战”和争霸格局,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2分)
(2)原则:奉行独立自主、平等合作和不结盟(或非集团)(2分)
影响:①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摆脱美苏控制,维护民族独立;
②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发展,维护共同利益,壮大自身力量;
③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④冲击两极格局,有利于建立新的国际关系,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
(每点2分,共6分)


本题解析:
(1)本问实际上是回答二战后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背景、措施以及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2)注意材料二信息“不结盟政策强调了各国独立、自主发展和全面、平等的国际合作的原则”,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影响。
点评:通过对新课改地区近三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本专题主要考查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和解体中的重大事件,考查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以及各种政治势力在当今国际格局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本专题主要命题方式是依据新课标要求,选取适当图文材料,创设历史情境,启迪考生思维;主要涉及材料解读、信息处理、分析理解、评价应用等能力;考题直接或间接与当今世界的地区热点问题或社会生活相联系,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教学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应用性功能;注意本部分知识与经济史的联系。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二战以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是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阿富汗战争
D.伊拉克战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