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5-28 23:22: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在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照由尊至卑的顺序排列,依次应该是?
A.项王、项伯、亚父、沛公、张良
B.亚父、项王、项伯、沛公、张良
C.亚父、项王、项伯、张良、沛公
D.项王、项伯、沛公、亚父、张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对康熙帝与蒙古贵族噶尔丹的战争,我们持肯定态度,主要是因为(?)
A.是民族战争
B.有利于维护内地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C.是反对少数民族进攻的自卫战争
D.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康熙帝与蒙古贵族噶尔丹的战争并非是民族战争,而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战争;B项有利于维护内地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和C项是反对少数民族进攻的自卫战争是康熙帝与蒙古贵族噶尔丹的战争的影响,但却不是我们持肯定态度的主要原因,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才是主要原因,故此题选D项
点评:此题为程度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处于次要地位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要”、“主要”、“根本”等表示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题干与选项之间不是一种正、误关系或有、无关系,而是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对于朱熹的“格物致知”的理解,下列说法最正确的是?(?)
A.在学习研究中探索自然界万物发展变化的道理
B.通过实际接触研究认识事物的客观真理
C.通过接触事物体认知识、感知理并融会贯通
D.通过实践得出真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你们若有一条法律,如他邦的人所有,规定凡死刑案件不得一日里判决,必须经过好几天,那就能使你们相信(意指充分说明理由)”。这表明苏格拉底
A.强调依法履职
B.反对乱用民意
C.坚持法律正义
D.重用法律程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认为对死刑案件在一天内就判决是不合理的,必须经过合理的审判程序。故选D。苏格拉底强调的是案件的审判程序,与其他几项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提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胆怯),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说话尖刻)”的先秦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