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5-28 23:20: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各种因素中,最为主要的是 (?)
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各国所接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国家利益决定对外关系,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对比鸦片战争时期和中国现在的政治经济状况即可选出答案。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材料一?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4分)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6分)


参考答案:(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
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
(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
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龙?闻一多
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
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光涌!
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⑴诗中提及的香港、九龙,分别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条约被割让的?
⑵请列举香港九龙回归的历程。


参考答案:
⑴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1860签订的中英《北京条约》。?
⑵1982年,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来解决香港问题;1982年宪法的有关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了宪法依据;1982年,中英两国就香港问题举行谈判,解决香港问题;1984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标志着香港进入政权交接过渡期;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使1997年以后“一国两制”的构想在香港的实施有了法律依据;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香港和九龙回到祖国怀抱。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香港、澳门问题。学生要注意香港与澳门问题的由来及香港回归祖国的过程。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历次统一战线中,统战的对象不尽相同,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中共的地位和力量不同
B.中国各阶级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C.中共由幼稚不断走向成熟
D.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革命统一战线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再到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矛盾变为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再变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随着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共团结的对象亦随之发展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时期的中国历史发展状况。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
①?②
?
③?④
A.②④①③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②④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图①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1980年,图②中的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是1949年,图③是的内容是文革时期,时间是1966到1976年,图④是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进行的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改造,其时间是1953-1956年。所以正确的顺序是C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