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3:11:04
1、判断题 中国近代史上“实业救国”之所以行不通,主要是因为
A.“实业救国”实质上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B.“实业”往往被反动政权所垄断
C.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D.科技水平严重落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近代自鸦片战争以来即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也是资本主义道路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表述正确,但这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点评: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类选择题是高考历史中的常见题型,如何快速找到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根本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关系上入手;②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生产力入手;③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入手;④历史事件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总之,可以充分结合哲学原理中的原因分析方法来解析根本原因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3分)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
甲 欧洲旧思想 | 乙 中国旧思想 | 丙 欧洲新思想 |
一、国家及君主、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 | 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
三、治人者为一级,被治于人者为一级,其地位生而即定,永不得相混。 | 三、治人者为一级,治于人者为一级,其级非永定者,人人皆可以为治人者。 | 三、有治人者,有治于人者,而无其级,全国民皆为治人者,亦皆为治于人者。 |
五、政治为宗教之附属物。 | 五、宗教为政治之附属物。 | 五、政治与宗教,各有其独立之位置,两不相属。 |
九、全国人皆治于法律。惟法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而有特异之法律。 |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 九、全国人皆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
参考答案:(12分)(1)不同:欧洲强调神权至上,突出反映教会专制统治;
中国强调君权至上,突出反映君主专制。(4分)
相同:都反映了封建专制、等级社会的时代特征。(2分)
(2)构想:人民主权、政教分离、法治。(3分)?
意义:推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促进欧洲的社会转型(代议制的建立)。(4分)
(3)意图:学习西方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2分)
原因:中国的专制统治和列强的侵略;?(2分)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2分)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分)
传统思想的制约,民主观念淡漠。(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对这段描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D.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项内容与材料内容无关,所以排除D项。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在西方经济势力入侵下,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变化,A项内容即是最主要的表现之一,C项是其最重要的影响,B项是材料内容的概括。故答案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
A.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和各地资源优势
B.促进工业合理布局,推动经济均衡发展
C.打破西方对华经济封锁
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工业合理布局,推动经济均衡发展,原来的工业合理布局非常的不合理,内地太少,当然经济也不能均衡发展。所以答案是B。中、西部地区工业基础当然不好,所以A和题意是矛盾的。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所示是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示意图,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第三世界的兴起及友好团结合作
C.中美、中日关系趋向缓和
D.中国国际威望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美、中日建立外交缓和化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排除C项。中苏50年代既已交恶,排除A。B项中的第三世界在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依然是外因;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归根到底是自身的力量增强、国际威望的提高的结果。
点评: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得到恢复,说明中国进一步融入到国际社会,反映了美国等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除此之外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取得的其它的外交的突破1972年中国同美国关系正常化,1979年建立了外交关系;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