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5-28 23:10: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好兄弟,好伙伴”,这是胡锦涛主席2010年2月16日上午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就中非关系发表演讲时,对于中非关系的评述,更是对中非友好历史的形象概括。下列选项中为这一友好关系奠定历史基础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非之间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②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非洲朋友在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上发挥的关键作用。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世70年代后,中国的边疆地区出现了新的危机,中外“和好”的局面逐渐被列强打破。请回答1~3题。
1.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地区出现新危机主要表现在下列哪些地区( )
①西北 ②西南 ③东北 ④东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9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争夺的西方国家是( )
A.英国和法国 B.英国和俄国
C.法国和德国 D.德国和俄国
3.边疆新危机时期,蓄谋侵略西藏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参考答案:1.C 2.B 3.A


本题解析:本组题考查边疆地区新危机的表现。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准确记忆史实是解题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世界历史上,开创庞大帝国的帝王之中,排名没有比得上秦始皇的,因为无论是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居鲁士、古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还是古罗马帝国的凯撒,他们的帝国早已不存在了,对世界的影响远无法与秦始皇相比。其实,即使他们在位时,其对帝国统一性的重组也远远小于秦始皇。
——《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
材料二?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被钉在悬崖绝壁的一块大石头上,一只秃鹫啄食我身上的肉。是的,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火种已经上升到原来的地方,我却一直被钉在这里!……我无物遗留给我的儿子,我只有把我的威名留给他。?
——拿破仑?
材料三?拿破仑生活的时代,是先进的、富有生气的、革命的资产阶级和腐朽的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激烈斗争,是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专制制度,并逐步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时代。
——《试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拿破仑的评价》
材料四?秦始皇所推行的“暴政”,有很多是不得不借助暴力来完成激烈巨大的社会变革,这种“暴”,实质上是在大转型、大变革背景下产生的时代的、社会的、制度的“暴”。
——《世界伟人传记-秦始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对帝国统一性的重组”的措施。(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什么?(2分)他“被钉在悬崖绝壁上”的原因是什么? (3分)
(3)根据材料三、四,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需要注意什么因素?(2分)


参考答案:
(1)措施: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交通,推行法家思想或者焚书坑儒。(3分)
(2)“火种”:《拿破仑法典》。(2分)
原因:拿破仑的征服战争和奴役统治激起了各国人民的反抗;拿破仑迷信战争,耗尽国力;波旁王朝与欧洲封建势力勾结:反法同盟的打击或者英国等国的联合打击。(3分)
(3)注意:时代性、历史环境、历史背景、社会发展阶段特点;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保证具有合理性。(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把握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分析概括出秦始皇“对帝国统一性的重组”的措施,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秦始皇巩固“大一统”政策的实施的内容,即可解答,如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交通,推行法家思想或者焚书坑儒。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把握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分析判断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法典》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对于拿破仑“被钉在悬崖绝壁上”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拿破仑的征服战争和奴役统治激起了各国人民的反抗,拿破仑迷信战争,耗尽国力,波旁王朝与欧洲封建势力勾结,反法同盟的打击或者英国等国的联合打击等,最后失败受囚禁。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三、四的分析归纳,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提炼出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需要注意人物所处的时代性、历史环境、历史背景、社会发展阶段特点等,还要注意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保证具有合理性等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共同纲领》的最大不同是(?)
A.所体现的社会主义的原则
B.过渡时期总任务的体现
C.国体的差异
D.中国内政外交政策的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归纳的能力。国体即国家性质,具体的说,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共同纲领》都规定我国是实行工人阶段领导、以工农联盟这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都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体是相同的。《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二者都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共同纲领》规定我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这是最大的不同,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
此记载体现了
A.以民为本
B.皇权至上
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等信息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星犯”及“灾异”与古代的“赦免制度”的关系,,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