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3:08:20
1、综合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物资可以理解,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益皆此理之流行,所适而不在。
材料三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1)材料一、二对“理”的阐释有何本质的一致性?(4分)
(2)材料二是怎样说明“理”和三纲五常的关系的?(2分)
(3)材料三和材料一、二的思想观点有何不同?两者的目的是什么?(6分)
2、选择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理学和心学 ( )
A.本质上是相同的
B.内容上是相同的
C.观点上是一致的
D.存在时间相同
3、选择题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说:“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下列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①主张以相权来制约君权 ②提出了新的近代社会方案
③提倡以学校议政来修补封建制度 ④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选择题 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政治需要出发
B.从天人关系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5、选择题 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最深。”他评价的这部书是( )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集注》
C.李贽的《焚书》《藏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