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5-28 23:05: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指中共——引者)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最后的决裂”责任在中共
B.1922年中共已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C.中共应该主动与国民党决裂
D.“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作者认为中共如果不和国民党合作,干的会很糟,国共合作后,如果中共早有合作破裂的准备,会干的更好,故B的说法最符合题意;A.“最后的决裂”责任在中共,从材料中看不出来;B.1922年中共已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从材料中看不出来;C.中共应该主动与国民党决裂说法不符合作者意图,作者意思是做好准备,而非主动决裂。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国民大革命
点评:国民大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本阶段需要把握以下知识点①本阶段也称国民大革命时期;②本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与列强和北洋军阀的矛盾;③打倒列强除军阀是革命的主要任务;④革命的领导组织是革命统一战线;⑤革命的主力是国共两党代表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⑥革命的高潮是北伐战争,革命的成果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发生分裂,大革命失败。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个国耻。这里的“国耻”是指
A.清政府中国战败
B.《辛丑条约》
C.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D.慈禧太后出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国耻”应是指外来的侵略活动,根据时间20世纪,可判断出是1901年的《辛丑条约》。故B项正确。
考点:《辛丑条约》的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重大历史事件再现的能力,往往这类型的解答须抓住事件或事物的特征及时间、地点等信息。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材料所示的变化,其根本目的在于
A.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B.实现“平均地权”的思想
C.发展生产以巩固根据地
D.争取农民参加革命战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可见主要目的在于发展根据地生产以巩固政权,因此选C。AD项错误,无法体现材料中“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的内容;B项错误,并非根本目的。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战役中属于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是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徐州会战
D.淞沪会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对这枚邮票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见证了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
B.孙中山和林肯作为中美两国“国父”深受人民爱戴
C.是为了宣扬美、中两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
D.体现了美国“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1942年”予以判断。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是1787年,美国“国父”是华盛顿,孙中山是主张国共合作,故A、B、D错误。1942年还处于反法西斯时期,故C正确。
考点:抗日战争的地位
点评:本题考查图片信息的获取,分析事物的共性,及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的准确理解。中国对日作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一个重要的战场。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