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孙中山》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5-28 23:04:3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1分)感化政治是具有普遍性价值的一种观念和行动指引,它能推动社会和平、稳步、文明地进步。圣雄甘地和他的非暴力抗争运动成为现代感化政治的源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始终相信印度教徒关于精神导师的观念以及精神导师在个人精神实现的过程中的重要性。我认为没有精神导师就不会有真正的知识的说法很有道理。……在我的人生中,有三位当代人士影响深刻:与赖昌德巴伊在生活上的接触、托尔斯泰写的《天国在你的心中》以及鲁斯金的著作《直到这最后的一个》。这些在我心目中各有其位置。
——甘地《我体验真理的故事》
材料二?甘地并非是只是简单强调非暴力的意义,而是相反,他试图发明一种新的冲突解决办法——这种办法尽量回避暴力,而仅仅采用非暴力的、同样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冲突。……甘地把这种思想和行动,称为“坚持真”,以其毕生精力创造和发展“坚持真”的理论和行动,他共采取了五十多次的“坚持真”的运动……?
——黄迎虹《感化型政治》
材料三?任何有一丁点洞察力的人都能看到,它(指“坚持真”)已经让亿万印度民众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它赋予他们个性、力量和自信——没有这些,任何政治的或社会的变革都无法得以展开……我很确信,
就这一点而言,非暴力的方法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它加快了唤醒民众的步伐,为革命性的变革提供了条件。?
——《尼赫鲁自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影响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2分)
(2)据材料二,甘地发明的“新的冲突解决办法”是什么?甘地“坚持真”的行动主要有哪些?(3分)
(3)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的观点。(4分)你如何理解“感化政治”的现实意义?(2分)


参考答案:
(1)印度教的影响;三位当代人士书籍对他的影响。(2分)
(2)办法:非暴力不合作。(1分)活动:多次绝食、土布运动、食盐进军运动等。(2分,任意两点)
(3)论证: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独立开辟了道路。(4分)
现实意义:能推动社会和平、稳步、文明地进步。(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领导印度独立运动的甘地的认识与理解。回答时注意结合材料“我始终相信印度教徒关于精神导师的观念以及精神导师在个人精神实现的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我的人生中,有三位当代人士影响深刻……”归纳总结。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印度争取独立方式的认识理解及具体活动的掌握。回答时要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解答。如结合材料“甘地并非是只是简单强调非暴力的意义,……”归纳方法;联系所学的知识回答具体的争取独立的活动。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印度争取民族独立所进行的斗争的认识与理解。论证时首先要明确材料三的观点,然后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回答“现实意义”时要结合当前的世界形势进行归纳总结。这里实际上主要从稳定、和谐的角度去分析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同学说“民族解放运动者都主张非暴力不合作,甘地主张非暴力不合作,所以,甘地是一个民族解放运动者”,根据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对此你认为
A.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中大前提明显是错误的,民族解放运动并非都是主张非暴力不合作的,中国的民族解放是采用革命的方式;小前提是正确的,甘地确实是采用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结论是正确的,甘地一生致力于民族解放运动,被称为“圣雄”。故选C。根据以上分析,其它各项明显错误。
点评:甘地被称为圣雄,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的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构成了印度文化的一部分。对印度甘地的这一运动,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既要看到其积极地作用,也要分析出其局限性。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蒋百里(1882~1938),名方震,浙江海宁人。清末秀才、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蒋百里少年学习诗文,能熟背四书五经,被誉为“神童”。
材料一 1898年,戊戌变法,16岁的蒋百里考中秀才,深受维新思想的影响。
1901年,蒋百里东渡日本留学。当选为中国留日学生大会干事,创办大型综合性、知识性杂志《浙江潮》,宣扬民主革命,提倡民族精神。
1905年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科第十三期毕业班以冠军身份毕业。
1912年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1913年,任袁世凯总统府一等参议。
新文化运动期间蒋百里积极参与,著书立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战将。
1916年袁称帝,蒋百里入川辅佐老同学蔡锷讨袁。
1933年赴日考察,认为中日大战不可避免,百里将军是国民政府对日作战计划的主要设计者
1937年出版了军事论著集《国防论》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
——摘自曹聚仁《蒋百里评传》
材料二
人们眼中有两个蒋百里,一个文人的蒋百里,爱结社、写文章、交名流;蒋百里曾醉心研究文学。1920年,他写了一本《欧洲文艺复兴史》。他在“导言”中指出:“文艺复兴,实为人类精神界之春雷。一震之下,万卉齐开。……综合其繁变纷纭之结果,则有二事可以扼其纲;一曰人之发现;二曰世界之发现。”……一个军人的蒋百里,终身梦想是亲手击败整个日本军队。到最后,军人蒋百里战胜了文人蒋百里,虽然,他依靠的只是纸上谈兵。
(1)根据材料一,概括蒋百里一生的主要贡献。(8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蒋百里在人们眼中“角色”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7分)


参考答案:
(1)参与反清革命;为中国培养近代军事人才,推动中国近代军事理论建设;维护共和制度,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参与护国运动;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制定抗战战略,指导中国抗战。(8分,每点2分,任意四点即可)
(2)变化:从宣传文艺复兴思想“文人蒋百里”到抗日思想“军人蒋百里”的转变。(2分)
原因: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1分)
A.“文人蒋百里”时期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资产阶级追求民主、科学与北洋
军阀专制、复古尊孔的矛盾;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2分)
B.“军人蒋百里”的背景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分)
②蒋百里与时俱进,勇于探索,以民族大任为使命。(2分,主观方面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1)蒋百里的主要贡献从材料一中“宣扬民主革命,提倡民族精神”概括出参与反清革命;从“1912年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中概括出为中国培养近代军事人才,推动中国近代军事理论建设;从“新文化运动期间蒋百里积极参与,著书立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战将”概括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从“1916年袁称帝,蒋百里入川辅佐老同学蔡锷讨袁”概括出维护共和制度,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参与护国运动;从材料中“1937年出版了军事论著集《国防论》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概括出制定抗战战略,指导中国抗战。
(2)第一小问变化依据材料二中“一个文人的蒋百里”“一个军人的蒋百里”“到最后,军人蒋百里战胜了文人蒋百里”等信息,可概括出从宣传文艺复兴思想“文人蒋百里”到抗日思想“军人蒋百里”的转变。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中的信息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来归纳变化的主要原因,客观方面在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文人蒋百里”时期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资产阶级追求民主、科学与北洋军阀专制、复古尊孔的矛盾;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军人蒋百里”的背景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主观方面在于蒋百里与时俱进,勇于探索,以民族大任为使命。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土耳其被迫接受了屈辱的停战协定与和平条约,面临着深刻的民族危机,主要表现在
A.资源被掠夺
B.人民被欺压
C.领土被肢解
D.君主被废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一战后,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同土耳其签定了《色佛尔条约》,条约使不仅使土耳其丧失了全部属地,领土缩小了大约4/5,而且还丧失了对土耳其海峡的实际控制权。特别是对土耳其的财政监督和在土耳其恢复领事裁判权,把土耳其置于类似殖民地的地位,使土耳其资产阶级和全体人民难以接受。故答案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3分)借助图片,有助于深入理解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涉及到甘地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标志物;土布和食盐。为什么它们会成为当时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武器?(2分)其中甘地倡导的“土布运动”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2分)
材料二“在我看来,土布是印度人民团结的象征,是印度经济自由和平等的象征。”
——甘地
大英帝国近百年的殖民统治在这小小的盐粒的攻击下岌岌可危。
——《甘地图传》
(2)以上材料涉及到甘地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标志物:土布和食盐。为什么它们会成为当时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武器?(2分)其中甘地倡导的”土布运动”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2分)
材料三?以下是对甘地的不同看法:
甲:甘地是“神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
己:甘地是“矫揉造作的脶谋家”,是“印度封建主义不折不扣的辩护士”、“帝国主义的帮凶”、“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叛卖者”。
丙:甘地是印度“过去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
(3)概括甲、乙、丙三个人的观点。(3分)
材料四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走向独立的过程中体现的进步性。(6分)


参考答案:
(1)原因:土布和食盐涉及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穿和吃,可触动每个印度人的民族情绪。(2分)
精神:维护民族经济,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主义精神。(2分)
(2)甲神化甘地、乙全盘否定、丙充分肯定。(3分)
(3)进步性:抵制英国经济侵略,复兴民族经济;沉重打击殖民统治,鼓舞世界人民反殖民统治的信心;印度民族意识高涨,推动独立运动的发展;从劳动中体现平等、价值和尊严;对和平主义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产生深远影响 (1点2分,言之有理答对3点即可得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