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3:01:52
1、判断题 他常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大多数物理学家沿着牛顿的道路继续前行时,他却走上了一条创新之路,最终提出了物理学的相对论,对牛顿的力学体系和绝对时空观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他是
[? ]
A、
? 牛顿
B、
? 达尔文
C、
? 法拉第
D、
? 爱因斯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达尔文进化论使人们不再把动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区别看作是绝对和神圣的,主要原因是达尔文进化论: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895年11月24日,伦敦众多市民争相购买一本刚出版的新书。教会和封建御用文人群起攻击,污蔑它“亵渎神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这本书最可能是
A.《物种起源》
B.《哈姆雷特》
C.《十日谈》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此书遭到教会和封建御用文人群起攻击,污蔑它“亵渎神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可知该书具有强烈的反宗教神学和专制统治色彩,再结合材料中时间特征“1895年”可以确定该书应该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代表作《物种起源》,答案选A,B C D三项出现的时间与上述题意特征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此语意指
[? ]
A.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
B.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常理
C.经典物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近
D.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艺术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电子计算机进一步部分代替了人类的脑力劳动,是人脑、神经系统的延长和补充……1977--1980年间美国雇用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增加了20%。目前日本的工业企业中具有大学毕业学历的职工占33.6%,高中毕业学历的占57.3%,在一些大企业中技术人员占全体职工人数的20%--30%。……目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三产业一般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50%耀70%。
材料二:以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北方工业”与“南方农业”的对立……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逐步转向发展“技术密集型”的高精尖的工业,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粗加工、半加工工业,其中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已努力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工业,而把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最不发达的国家转移。
材料三:核武器及运载工具的发展使美苏军备竞赛空前加剧……核武器产生了人类新的生存法则:你要活也须使别人活,要毁灭别人,也难免自己灭亡。战争已不再是用其他手段实现政治的继续,因为在核战争中,这种政策的决策者也将化为灰烬。面临自己在一场核大战中遭到毁灭性打击,或同归于尽的危险,苏美对核时代的世界大战及严重后果都有顾虑,任何一方都不敢轻易挑起战争,都以不超越战争边缘为限。
———以上材料均摘自王斯德、钱洪主编的《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劳动方式、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由此还推动了哪些方面的变化?试举两例。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这一变化使世界政治领域出现了怎样的新态势?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战争与和平产生的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你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作用得出怎样的结论?
参考答案:(1)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主要靠体力劳动转变为以脑力劳动为主,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大上升。由此还推动了社会生活结构和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如人类衣、食、住、行的变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2)发达国家主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发展中国家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世界劳动分工更加明显。这使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矛盾日益尖锐化。
(3)第三科技革命使战争的手段和破坏性更加厉害,容易两败俱伤,同归于尽。但同时,它也使各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
(4)第三次科技革命既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又给人类带来了隐患,它是一把“双刃剑”。
本题解析:
第(1)问要求归纳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第(2)问实际上是由经济变化进一步认识其对政治带来的影响。上述各方面的分析说明科技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