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5-28 22:49: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直接社会背景是(  )
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制度最终确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基础知识,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孔子主张”、“墨子主张”、“孟子主张”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B选项表述,本身错误,当时正处于百家争鸣时期;C选项表述本身错误,孔子是春秋末期人物,奴隶制还没有全面崩溃;D选项表述与题干内容无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矛盾尖锐,各学派政治观点林立。综上,故,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兴起的背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王夫之认为:尧舜之时“国小而君多,……而暴君横取,无异今川广之土司(指的是西南地区尚处于原使落后状态的少数民族的首领),吸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心学的集大成者是
A.程颢
B.程颐
C.王阳明
D.朱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该描述应符合(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的意思是能工巧匠因劳动而劳累,智慧聪明的人因思考而忧愁;没本事的人没有追求,他们吃饱了四处游玩,漂泊就象没固定的小船,虚无缥缈就是四处游玩的人。这体现了道家缥缈逍遥的人生理念,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明代王守仁提倡“心学”,主张“发明本心”,从“心学”的思想来源看,它比较接近于(  )
A.道家的“无为”
B.儒家的“仁”
C.佛教的禅宗
D.“天人感应”学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王守仁提倡的心学是对朱熹格物致知主张的否定。王守仁认为理在心中,无需外求,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和佛教的思想类似。故选C。道家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但是其无为的理论是一种辩证法;儒家仁的学说强调统治者治国应该重民;D项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考点:宋明理学
点评:宋明理学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两派在探求理的途径上上不同,朱熹主张格物致知,王阳明则主张致良知。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但是王守仁则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