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5-28 22:45: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孔子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其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A.促进官办学校的发展
B.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C.扩大受教育者的范围
D.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察学生对孔子“有教无类”主张的理解,“有教无类”是指学生可以不分贵贱贫富等级。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古人对秦朝统治短暂原因的分析,最符合实际的是
A.“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B.“(亡于)六王(六国)之后(代)也”
C.“失之在政,不在于制(制度)”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秦朝灭亡主要是由于统治者推行暴政,而不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所以秦朝的灭亡是由于“失之在政,不在于制”。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表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二五”》的部分主题词摘编:

“一五”(1953~1957年)
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年)
大跃进 大倒退
“六五”(1981~1985年)
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1991~1995年)
小平南方谈话 改革潮涌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初步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B.“二五”期间工业生产大倒退
C.“六五”期间深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八五”期间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A项错误;1958-1962年大跃进期间追求工业生产的高速度,B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C项不符合史实;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这段论述应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民国初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进入一个“黄金时代”,但是发展较快的主要是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部门,这意味着(  )。
①中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中国的工业基础还十分薄弱 
③民国初年的工业发展无足轻重 
④中国工业的发展缺乏技术和资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了“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①②④反映了这种特征,③与史实不符,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