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5-28 22:45: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53年《选举法》规定,我国实行“同票不同权”,即城市选民每10万人可选1名全国人大代表,而农村选民每80万人才可以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说明(  )
A.新中国的农民不是国家的主人
B.我国的选举制度已经完善
C.《选举法》结合了我国当时的国情
D.农民的文化素质低,不能当选代表



2、判断题  右图所示是一枚金箔小型张,这枚小型张所纪念的重大事件,就其国际意义而言,正确的是

A.是一国两制的胜利
B.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步骤
C.在中国领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D.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3、判断题   观察下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时的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
B.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掠夺
C.辛亥革命后,清帝被推翻
D.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修订新约



4、判断题  吕思勉在《中国文化史》中说“…中西交通以来,自然不能没有变动。其首先设立的,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庚子以后,又因条约,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对这一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清朝官制的变化
②总理衙门的职能是负责中外交通
③外务部是20世纪初设立的,地位高于六部
④外务部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设立的,早于六部的设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5、判断题  《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位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 (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这种形势的根本方法应该为
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C.倡导创办实业,进行实业救国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