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9-05-28 22:41: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为19世纪80年代清某一机构的结构及大致分工,据此判断该机构是:

A.军机处
B.内阁
C.总理衙门
D.外交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下列哪一会议上制定通过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汉兴之初,汉高祖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七十余年后,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这种变化反映了(? )
A.汉朝统治者吸取亡秦教训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发展
C.汉承秦制,沿袭其统治思想
D.从汉初到汉武帝,加强了中央集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秦朝因暴政而亡,汉初“无为而治”吸取了其教训,但从“无为而治”到“独尊儒术”和秦没有关系,排除A。题干主旨阐述治国思想的变化,B项讨论的是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B项和题干没有关系,秦是法家思想,汉代先是老子之学,而后是儒家思想,和秦没有沿袭关系,C不对,统治者从“无为”到“有为”,提倡一家之言,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和表现,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对秦朝和汉朝主流治国思想充分理解和掌握,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和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材料一: (彼得一世)鉴于在农奴制的俄国缺乏自由劳动力,他下令把乞丐编入工场。但是更重要的措施是:1721年他下令允许商人购买农奴,以便手工工场使用农奴劳动,这样的农奴在人身方面仍是不自由的,在人格上依附于工场主。此外,他也鼓励地主开设工场,用自己的庄园上的农奴进行生产。
材料二:在17世纪,当西欧诸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日新月异地发展的时候,俄国资本主义几乎还没有出世……。只有 18世纪初,俄国工业才有起色,这是彼得一世改革的结果,在改革之前,俄国手工工场一共只有21个(其中4个官营,7个私营),而改革时期,手工工场增加到205个……俄国手工工场数目虽然大增,但是在工场工人中农奴占很大的比重,自由工人为数甚少……一直到18世纪末,俄国的手工工场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西欧,甚至比德意志还要落后。? ---以上材料均摘自刘祚昌等主编《世界通史·近代卷上》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评述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效果。


参考答案:(1)背景:彼得一世时期,俄国农奴制盛行,缺乏自由劳动力。(4分)
(2)内容:发展工业,允许商人购买农奴到工场劳动;鼓励地主开办工场,使用农奴劳动。(4分)
(3)效果:改革以法律形式保障了工业中的劳动力,促进了俄国工业的发展,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4分)但其改革反而强化了农奴制度,也为俄国以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归纳和分析能力。答案可从材料中归纳出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公共汽车在中国运行较晚,最早出现公共汽车上路的城市是
A.上海
B.北京
C.广州
D.南京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