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2:38:39
1、判断题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2001年,美国在我国近海频繁进行空中侦察;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事件充分说明
[? ]
A.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美国坚持“门户开放”政策
C.美国坚持霸权主义政策
D.美国奉行政治经济全球化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这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年?。
参考答案:冷战开始的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形成的冷战,在1947年杜鲁门发表了一篇国情咨文,期间提到一条铁幕已近拉开,将矛头指向了社会主义国际,该讲话的提出,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成为冷战开始的标志。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美国学者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说:“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这一评论针对的是
A.建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人道主义动机”即援助,“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即经济手段控制欧洲,“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即对苏联的冷战,所以评论针对的是马歇尔计划,C项正确;A、D项反映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与题意不符;B项是美苏冷战的产物,与题意不符;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50 年代中期到 60 年代初期,苏联在战略是弱于美国,表现在:
A.出兵阿富汗
B.放松对东欧的控制
C.古巴导弹危机
D.修筑 “柏林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A.出兵阿富汗,说法错误70年代末,出兵阿富汗;B.放松对东欧的控制,说法不符合史实,80年代~90年代初放松对东欧的控制;C.古巴导弹危机,符合要求;D.修筑 “柏林墙” 美国实际上承认苏美同是超级大国的事实。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两极对峙的表现
点评:50 年代中期到 60 年代初期美苏的争霸政策。
苏联
?与美国平起平坐,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主要通过缓和手段与美国争霸(与美国相比,苏联实力仍有差距)
美国
艾森豪威尔“软化”政策和肯尼迪的“和平战略”
⑴实质:是在实力地位基础上灵活运用文、武两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⑵特点:①“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
②在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口号下,对社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