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2:33:09
1、判断题 19世纪60年代中国丝茶大量出口,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市场开放
B.中国商品经济发达,对外开放
C.中国丝茶质优价低
D.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侵略特权,逐渐改变中国闭关锁国的状况,中国日益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使中国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一位英国评论家曾撰文控诉美国“入侵”他的国家: “从早餐桌旁站起后,这位公民匆忙走出家门,赶一辆纽约制造的电车……在那里,他走进‘杨基’电梯,电梯沿着美国人装的梯轨线把他送到办公室。……他坐在一张密执安卷盖式书桌前的内布拉斯加转椅上,用一台锡拉丘兹打字机写信。”评论中的场景最早可能发生在
A.18世纪末l9世纪初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根据材料信息“电车”“电梯”“打字机”可判断这最早可能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因此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D.中国共产党成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阴阳合历”、“平权”,而阳历就是中华民国规定的公元纪年,故本题选C项。A项并未改变封建的思想;B项未做到平权;D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中共成立的相关情况。
点评:近代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新思潮也逐渐传入中国,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礼仪、习俗等社会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以文件的方式废除了旧的礼仪,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近代交通和通信的变化等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
A |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 ||||||||||||||||||||||||||||||||||||||||||||||||||||
B |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趋同化倾向加强 | ||||||||||||||||||||||||||||||||||||||||||||||||||||
C | 1920年初,国际联盟正式成立 | 世界和平得到了有效保障 | ||||||||||||||||||||||||||||||||||||||||||||||||||||
D |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 经济区域化导致全球化进程中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表格,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导致的是世界各地联系开始密切,而不是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A错误。1920年初,国际联盟正式成立,其宗旨虽然是维护世界和平,但1939年二战爆发的事实证明世界和平没有得到有效保障,C错误。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是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D项结论不对,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3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91考试网、私成分比较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1978~1979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参考答案:(1)时间:1963~196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较高(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问先根据图表找到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依据那段时间的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归纳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