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5-28 22:27: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的思想是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可以得出,形成的是经世致用思想;B、C、D与材料不符,故选A。
考点: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点评:明清之际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他们的思想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促使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产生,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性。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教育可为国、为家、为社会创造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推动民族兴旺,推动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汉代太学注重考试,并建立了一定的制度。考试在太学有两种作用:一是选材(才)手段,一是督促,检查学生学习的管理手段……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材料二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制定了“壬子学制”。该学制依然以日本学制为蓝本,主体结构分为三类三段七级。三类指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和师范教育三种类型。其特点是缩短了初中等教育年限,确立了女子受教育的权利,相对提高了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地位。
1922年,北京政府颁布“壬戌学制”。该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依旧按三类三段七级设学。其特点是:(1)初等教育年限缩短一年,中等教育则延长两年;(2)中学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3)小学修业6年,初中3年,高中3年,故称“六三三制”。“壬戌学制”后来几经修改,但基本框架未动,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             
——《癸卯学制及中国近代学制》
材料三 从17世纪中叶开始,长老会派控制的苏格兰建立了教区学校网,为各阶级的儿童提供学会读写和获得宗教知识的基本场所。1682年法国建立了基督教学校,教儿童教义问答和基本读写知识。英国圣公会以及其他新教各派也都建立起了“慈善学校”教育贫苦儿童。1717年,普鲁士法律强制规定儿童入小学学习。1600—1800年的西方文盲率大大下降,特别是1700年以后。在17世纪以前,学校还是各种年龄的人合在一起学习的地方;17世纪以后出现了专为儿童开设的学校,识字教育已经成为西欧各国的普遍现象。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汉代教育和近代学制的各自特点。(10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近代学制特点的时代背景。(3分)
(2)结合材料三,指出西方近代教育呈现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1600—1800年西方文盲率大大下降”的原因。(12分)


参考答案:(1)汉代教育特点:国家设立专门教育机构;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注重考试,建立专门制度。(4分,答出两点即可)
近代学制特点:注重向先进国家学习;教育体系比较完备;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确立了女子受教育的权利。(6分,答出三点即可)背景: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加深,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3分)
(2)特点:教会起了推动作用;立法保障;出现了专业化学校;社会重视。(6分,答出三点即可)原因:政治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2分)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2分),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推动。(2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汉代太学注重考试”可以得出汉代教育的特点即为国家设立专门教育机构;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注重考试,建立专门制度。依据材料近代学制都是以日本或美国学制为蓝本可以得出注重向先进国家学习;都实行三类三段七级设学可以得出教育体系比较完备;依据“确立了女子受教育的权利”,“ 中学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可以得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确立了女子受教育的权利。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以得出近代教育的背景所在。
(2)依据材料在西方近代教育一般都是由教会建立的可以得出教会起了推动作用,依据“1717年,普鲁士法律强制规定儿童入小学学习”可以得出有立法保证,依据“17世纪以后出现了专为儿童开设的学校”可以得出出现了专业化学校,依据“识字教育已经成为西欧各国的普遍现象”可以得出教育受到了社会的普遍重视。结合当时西方历史发展的现状及本着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两点及不难得出其原因为政治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推动。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汉代教育;近现代西方教育·发展·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36分)人际关系·政党关系·国际关系
材料一   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建立社会等级)。分何以能行?曰:义(伦理道德和礼法制度)。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荀子《王制》
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自给自足,相对于我们自己的需要来说,每个人都缺乏许多东西……由于有种种需要,我们聚居在一起,成为伙伴和帮手,我们把聚居地称作城邦或国家。
——柏拉图《国家篇》
(1)依据材料一,概括荀子和柏拉图思想主张的异同点。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人分析其主张的社会背景。(8分)
材料二

 

①1927年北伐战争示意图
②  1934—1936年红军长征路线图


③  1937年太原会战平型关战役示意图
④  1947年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示意图

(2)阅读图①至④,结合所学,解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读和分析逻辑清晰。
(3)二战后国际合作深入发展,各国经济合作加强。请结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欧洲一体化的具体史实回答: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面对国际形势吸取教训、加强经济合作的?(14分)


参考答案:
(1)共同点:二者都关注共同群体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相处)(2分)
不同点:二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不同。荀子强调等级,主张依靠伦理道德和礼法制度建立社会秩序;柏拉图强调公民互助合作,建立理想城邦。(4分)
社会背景:(2分)
荀子:战国时期,旧制度衰落,诸侯分裂割据,需要重建社会秩序。
柏拉图:雅典城邦民主制走向衰落,城邦纷争不断,政局动荡。
(2)国民革命时期,打倒列强除军阀是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3分)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形成国共两党对峙、内战局面。日本乘机发动侵华战争(3分)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经过八年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3分)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坚持内战独裁方针,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内战爆发。经过三年战争,共产党推翻国民党大陆政权,国民党逃往台湾,台湾与大陆分裂。(3分)
国共两党的关系经历了合作—对峙—再合作—再对峙的历程。历史证明,对抗、分裂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与统一,合作利于社会发展,实现共赢。(2分)
(3)战后各国经济政治实力发生重大变化,美国经济实力膨胀,企图确立世界经济霸权地位;各国吸取经济大危机的教训,主张建立有效机制来稳定经济秩序。(2分)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1947年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济贸易关系的三大支柱,使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6分)
二战后为摆脱美国与苏联的控制和威胁,保障自身安全;恢复发展经济,重振西欧国际地位。
1952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欧洲经济合作加强。1993年欧盟成立,一体化扩大到了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2002年欧元诞生,促进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6分)


本题解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荀子与柏拉图思想主张的分析与认识。归纳其异同点时要注意结合所学的知识及材料“……人何以能群?曰:分(建立社会等级)。分何以能行?曰:义(伦理道德和礼法制度)。……”“我们……由于有种种需要,我们聚居在一起,成为伙伴和帮手,我们把聚居地称作城邦或国家。”联系二人所处的时代分析其背景。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图片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和结合所学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明确四幅历史地图的内容:北伐战争、红军长征、平型关战役、转战陕北,揭示的正是国共由合作到对峙再到合作再到对峙的发展历程,回答时要注意用词准确、语言简洁。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分析与认识。首先要分析题目的要求:结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欧洲一体化回答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吸取教训、加强经济合作的问题,因此要联系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并结合战前的资本主义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柏拉图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荀子的思想;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国共关系?特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认识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四 夫治天卞犹曳大木焉,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其实质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又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与材料一相比有何进步性?(4分)
(3)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基本政治观点。这一主张有何进步性?(4分)
(4)据材料四概括黄宗羲提出的限制君权的具体办法。(4分)    
(5)材料三、四与材料一相比,政治思想有何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1)君权神授(2分)实质:为皇权披上神圣外衣,巩固封建统治秩序。(2分)
(2)君权天制(天人感应)。(2分)进步性:警戒皇帝,限制君权。(2分)
(3)“天下为主君为客”,或: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分)进步性: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后世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作用。(2分)
(4)君臣平等共治;置相,用相权牵制、分割君权;以“学校”作为舆论监督的民主场所。(4分)
(5)由君主专权到限制君权,君臣之间由主奴关系到君臣平等。(2分)原因:明代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腐朽性进一步暴露;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民主思想萌生。(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由材料“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分析归纳并依据教材知识,就可以得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的实质。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由材料“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分析归纳并依据教材知识,就可以得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与材料一相比的进步性:警戒皇帝,限制君权。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由材料“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概括材料三中黄宗羲的基本政治主张是天下为主君为客,据所学知识,这一主张的进步性有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后世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由材料“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可以概括出黄宗羲提出的限制君权的具体办法:君臣平等共治;置相,用相权牵制、分割君权;以“学校”作为舆论监督的民主场所。
(5)材料三、四与材料一相比,政治思想变化的表现有:由君主专权到限制君权,君臣之间由主奴关系到君臣平等。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明代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腐朽性进一步暴露;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民主思想萌生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季路问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的早期儒家思想( )。
A.极为强调等级名分制度
B.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人事
C.大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
D.不承认矛盾的存在力求回避矛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言论说明孔子反对盲目崇拜鬼神,更反对不把人世间的事情做好而把时间、精力、金钱都花费在敬奉鬼神上面,提倡关注社会现实人事,所以本题答案选B,A、C、D与材料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儒家的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