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2:25:58
1、判断题 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同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话由奢侈品变成日用品。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 ]
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讯工具
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D.中国疆域辽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24年12月,北京公交开通有轨电车,坊间出现了“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的竹枝词。其中“来往行人上下忙”反映了
[? ]
A.新式交通工具触犯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遭到人们的强烈反对
C.市民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改进交通工具的诉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枝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 ]
A.公共汽车
B.飞机
C.火车
D.轮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小明的爷爷生活在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他先在外商轮船公司打工,后来他到与之相邻的中国第一家从事江海运输业轮船公司工作。那么他应生活在
[? ]
A.广州?
B.天津
C.上海?
D.福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外国近代的公路修筑技术传入中国是在
[?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清末民初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