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5-28 22:18: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经济区域集团化
2007年3月25日,欧盟27国领导人云集柏林,共庆欧盟五十周年,并联合签署了《柏林宣言》。欧盟各国为和平、发展、合作所作的努力,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盼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
材料二:“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已经没有了昔日称雄于世界的威风。……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它将而进行……建立共同的经济制度所依赖的那种利益之间的融合……可以成为一种催化剂,促使因粗暴的分割而长期敌对的国家,相互形成一个更大和更牢固的社会。”
——摘自《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历史文献选读》
材料三:

材料四:欧美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表(1913年指数为100)

年份
美国

1,3,5


?
法国
联邦德国
意大利
1939
166.8
139
166.2
161.8
1946
252.3
107.5
79.7
119.8
1973
679.4
471.2
561.9
610.5
1983
840.7
588.4
658.2
804.5
?
材料五: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1)列举材料一中“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具体事例二例。(2分)
(2)材料二指出,“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欧洲通过哪些具体进程来实现欧洲的联合。(5分)
(3)材料三中的货币名称是什么?何时正式启用?(2分)
(4)根据材料四、五,谈谈为什么“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2分)
(5)欧洲的联合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评述欧洲联合的影响。(14分)


参考答案:
(1)普法战争,(1分)一战、(1分)巴黎和会、(1分)二战(1分)中的法德冲突。
(2)1951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分)1957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1分)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分),1967年,三个组织合并成欧洲共同体(1分)。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1分)
(3)欧元,(1分)2002年正式启用。(1分)
(4)70年代以来欧共体在许多经济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构成挑战。(2分)
(5)按照以下标准评分。
第一层次,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0-2分)
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3-6分)
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7-9分)
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10-12分)
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13-14分)
附:欧洲联合的影响:
1.对欧洲
促进了法德和解,为欧洲和世界的和平做出了贡献。
促进了整个欧洲的政治与经济的稳定发展。
增强了欧洲人的“欧洲公民”意识。
在整体上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呈现了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发展趋势。
2.对世界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同时又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欧一体化进程为其它区域经济联合提供了成功范例,
冲击了大国霸权主义,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人类文明发展变化经历过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时代,二者比较正确的是
①文明发展的支柱:前者工商业,后者农业
②主要生产力:前者人力为主,后者开始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
③政治制度:前者一般是专制统治,后者民主政治逐渐完善
④意识形态:前者人类精神开始觉醒,宗教迷信是主导,后者科学理性日益主宰人类意识形态思维方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选项①颠倒了两者,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秦始皇以法家思想治国,其治国指导思想应不包括(?)
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B.“无威严之势,赏罚之法,虽尧舜不能以为治”
C.“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BD分别体现了法家的集权观、法治观和改革观,C体现了道家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因此不属于秦始皇的治国指导思想,因此选C 。
点评:注意将历史上的重要思想联系起来归纳共性、比较不同,尤其是对社会变革的影响;注意从着眼于思想解放潮流的背景、产生的影响,对各种思想体系的评价和分析,即将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三者的结合,中外思想文化的结合,思想文化与当今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结合。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13年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如下: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以上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A.人们依旧具有较浓厚的保守思想
B.婚礼形式删繁就简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恋爱自由成为时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从这则征婚广告的关键句“不沾染学堂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可以看出依旧带有保守思想,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自1902年起,荣氏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5年设立振新纱厂,1910年创建申新纺织厂,1917年3月起荣氏兄弟又先后在上海、无锡、汉口创设申新二至九厂,从中可看出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不包括
A.“一战”期间发展迅速
B.官僚资本控制民族工业
C.行业多集中于面粉、纺织等轻工业领域
D.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