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斯大林模式”》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5-28 22:08: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一个英国资本家申请在莫斯科郊外兴建一个新型企业,很快得到苏维埃政府的批准,此事可能发生在
A.十月革命刚刚胜利时
B.三年国内战争期间
C.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D.“一五”计划期间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C.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这里的改良主义就是允许用一些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经济措施来发展经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故选B。A项错误,体现不出“改良主义”的内容;C项错误,共产主义政策并未修改,而是废除;D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主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情况下发展私有成分。
考点:新经济政策
点评:新经济政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调节生产,核心是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农民可以支配自己的剩余产品在此基础上,苏俄的经济得到好转。此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的主要内容、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包括
①外部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②国内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的制约
③苏联历史传统的制约
④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对苏联的经济发展曾做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跑的快,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A.中国要吸取苏联的教训
B.该比喻指的是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C.该比喻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经济的发展要协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可知在《十大关系》中,毛泽东重点阐述的内容之一是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即“要防止片面发展重工业,应当用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来促进重工业的发展”。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对苏联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所以C不合题意,故选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经济政策的特点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斯大林在1929年12月的一次讲话中说:“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斯大林“抛开”新经济政策的做法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确定和实施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C.颁布1936年宪法
D.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苏俄最初实行新经济政策,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当苏俄(联)的经济逐渐恢复的时候,苏联确定和实施农业集体化,为加速实现工业化创造条件。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