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时间:2019-05-28 21:59: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未能自主现代化,是被人轰出中世纪的。依据目前史学界多数人的说法,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一再失去历史机遇,多次与幸运之神交臂而过。第一次是明中后期以的“资本主义萌芽”。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还曾感叹明朝(永乐皇帝)于1421年由南京迁都北京,认为这实际上是“背离了利用大海之便发展经济和扩大影响的方针”,不无遗憾地说:“不论这一选择出于有意或者无意……中国在争夺世界权杖的比赛中输了一局。”当他说到郑和下西洋时,“我们不妨想一下,如果中国的帆船当时向好望角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南大门埃吉海角继续前进,那又会造成什么结果?”第二次是“洋务运动”。一系列外战的屈辱,终于使一些当权者意识到需要“自救”。满族旧贵不行,起用汉族士大夫,曾左李张算是遭逢时运崛起,平“洪杨”,兴“洋务”,史称“中兴名臣”。众所周知,日本的明治维新与曾、李等人创办的“洋务工业”站在同一时间起跑线上。日本也是被西洋的炮舰“轰”着离别中世纪的,可它成功地走出了。中国却步履艰难,一唱而三叹。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请结合相关史实 ,评述材料中“历史机遇延误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③论证充分,一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评卷参考:
观点一:“历史机遇延误说”认为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至少有两次机遇没抓住,失去了主动走向现代的契机。我同意这一观点。(3分)
论证:明朝中后期,中国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城镇化程度比较高;市民文化兴盛;出现一些带有民主启蒙色彩的思想家;中西同期文明有很多相似的现象;但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这一趋势。19世纪中期,洋务派掀起的洋务运动,使中国出现了变革振兴的气象,但腐朽的制度最终阻碍了洋务运动的发展。中国丧失了主动走向现代的机会。(7分)
升华:落后的封建制度是历史机遇延误的主因;或者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谈也可以。(2分)
观点二:“历史机遇延误说”认为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至少有两次机遇没抓住,失去了主动走向现代的契机。我不同意这一观点。(3分)
论证:从明代政治经济文化诸层面展开论述,(如迁都与面向海洋并无关系;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决定了其影响等)说明明代中国并无走向现代的可能,并不存在历史机遇;洋务运动的失败并不仅仅因为制度原因,从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领导团体、指导思想等层面论证洋务运动不可能成功。(7分)
升华:从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角度展开;或从历史全局性综合分析的角度展开也可。(2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类似与这样的问题,学生选择哪一种观点都可以,但是必须言之有理。历史小论文(观点类)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主要阐述了
 ?
A.国君与臣民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诸侯国之间的关系
D.民族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制天命而用之”指得是遵守自然的规律而对其加以改造,阐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意豁然。”此段文字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国运动
D.护法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俞可平在《60年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写道:“中国共产党把自己建立的新政权,称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最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追求。”?其中“根本政治追求”的根本体现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抓住“人民”这一信息与理解“要本政治追求”。ABCD项都新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国两制制度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制度,但并不是根本体现;ABD项是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但最根本的应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有关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江南迅速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士族庄园经济占重要地位
C.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南方相对活跃
D.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安史之乱。南北朝时期,士族势力在南方占统治地位;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