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1:51:46
1、判断题 下列论述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 (? )
①以弱胜强?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③敬鬼神而远之?
A.①②
B.①
C.②
D.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从辛亥革命失败到五四运动爆发,帝国主义在中国
A.放松了侵略
B.矛盾缓和
C.扶植代理人
D.武力镇压中国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实质,但题目却从帝国主义对华政策命题,需要学生准确掌握史实,又要灵活地运用史实。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但是儒学以它顽强的生命力,有了新的发展。据此回答题
小题1: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③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官方哲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小题2:儒家的经典“四书”是指?
A.《诗经》《礼记》《论语》《大学》
B.《春秋》《易经》《孟子》《中庸》
C.《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D.《大学》《中庸》《易经》《周书》
小题3: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理气关系论主要吸收了谁的思想?
A.张载
B.二程
C.周敦颐
D.李翱
小题4: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
主要是指
A.天体远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传统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小题5:明代王守仁研究心学理论得出的结论有
①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②人人都有“良知”,“满街都是圣人”
③学以致胜的关键是“致良知”
④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小题6:王阳明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根本意图是
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C.克服“私欲”,恢复心体无善无恶的本来面目
D.修身养性,崇尚道德
小题7: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
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B.心外无物,心即是理也
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心致良知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C
小题5:D
小题6:B
小题7:C
本题解析:
小题1:程朱理学(代表——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著作《二程遗书》)和南宋的朱熹(著作《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而陆王心学——吸取佛教禅宗思想,把理学发展到新阶段。因此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点评:解答组合型选择题很多方法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是选基法+排除法,即认真审读主题材料、题干和备选项,结合知识,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再运用排除法,将备选项中明显错误或明显正确的选项从备选项中排除,以缩小范围。再对其余选项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正确选项。?
小题2: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 南宋 理学家 朱熹 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分章断句,加以注释,配以《孟子》,题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后用作学习的入门书。
点评: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小题3:程朱理学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
点评:朱熹为南宋诗人、哲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理气一元论的体系。
小题4: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点评: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②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实质是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小题5: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1)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点评:王阳明(王守仁)——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他①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宣扬“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②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的思想。
小题6:王阳明心学出现的背景:(1)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因此B是根本目的。
点评:明初,为了强化思想统治,朱元璋和明成祖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创立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
小题7: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相同之处:①思想上:都属于唯心主义;②目的上:都要求克服私欲,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
点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共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2)影响相同:①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②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得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诸其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A.促进了市场繁荣
B.有利于普及西装
C.淡化了传统等级
D.交际活动增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国古代,服装是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而到了近代,只要具备经济条件,就可以穿得很好,无论地位高低以及从事何种工作,从社会作用来分析,说明了服装使传统的等级尊卑观念发生了改变。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新华社莫斯科2006年9月15日电:普京在给正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的第14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的贺词中说:俄罗斯认为不结盟运动是现代国际关系构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世界面临着如恐怖主义等的新的威胁,应对这些挑战最合适的方法就是寻求集体解决办法。普京的话表明
①当今,第三世界国家仍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活跃在国际社会?②不结盟运动对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至少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制约作用?③俄罗斯希望与不结盟运动国家结成政治联盟?④俄罗斯反对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滥用反恐政策
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如果俄罗斯与不结盟运动国家结成政治联盟,就违背了不结盟运动的宗旨,所以,有③的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