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五)

时间:2019-05-28 21:50: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未能在中国真正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封建残余势力的强大
C.复古主义思潮的盛行
D.一战以后帝国主义的卷土重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近代中国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实质是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不能成功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C、D只是其中一方面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体现为
①拘谨、保守?②美观、适体?③呆板、等级森严?④方便、平民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钟祥财在《和谐与大同:中国古代两种经济发展思路》中说,先秦时期经济主张以个体差异为基础,而西汉以后的大同构想则相反,它们秉承整体主义的信念。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符合这种大同思想的历史阶段是
A.新中国建立初期
B.中共八大之后
C.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D.中共十四大之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大同思想”在经济上是指单纯的公有制经济。联系史实可知,只有中共八大之后一段时间,中国实行单一公有制经济。故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哲学史上有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下列思想家中最可能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墨子
B.孟子
C.朱熹
D.王守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实再现能力。据所学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王阳明的心说主张,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图为德国杂志一幅漫画:《马克的葬礼》。有人献花、有人心事重重、有人无可奈何、也有人悲痛欲绝……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①漫画反映了德国人怀念德国马克的真实心态
②漫画反映了东德人对自己被并入西德的担忧
③漫画反映了德国马克将退出流通领域的事实
④漫画反映了德国面临经济区域化发展做出的选择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漫画《马克的葬礼》出现的历史背景是:随着欧盟一体化程度加强,欧盟诞生了单一的货币——欧元,德国货币马克即将推出流通领域。这幅漫画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德国人怀念德国马克的真实心态。②不符合史实,故选B。
点评: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主要建立了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区域集团。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但各经济区域集团合作方式多样,发展水平也极不平衡。经济区域化反映了世界多极化格局发展的趋势。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