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5-28 21:48: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理想在实践中屡屡受挫,根源是?
A.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决定的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C.封建势力的束缚
D.外国资本的挤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资本的理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理想在实践中屡屡受挫,根源主要是社会性质决定的。其它选项是社会性质引起的。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
A.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C.1954年日内瓦会议
D.1955年万隆会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因此选A。
点评:本讲内容与当今世界发展的焦点问题和国际地区热点问题联系密切,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 从内容上看,其中,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又是近年高考的命题重点。 从题型上看,近年以选择题为主,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各地高考试题中,分别有1、4和4道选择题涉及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其中2011年的天津文综考查重大外交事件的时间,江苏单科考查日内瓦会议、上海单科考查万隆会议,海南单科考查求同存异方针。 此外,2011的福建卷和上海卷还分别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了新中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印度,此次访问印度?
A.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B.倡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C.提出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办法
D.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被认为是“自1957年《罗马条约》以来最为重要的里程碑”,其主要原因是

[? ]


A、实现了欧洲单个部门的一体化
B、提出从最初经济一体化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C、提出建立关税同盟和实施共同农业政策
D、促使欧元诞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49年到195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政治领域发生重大变动和变革不包括?
A.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C.全国领土已基本解放
D.初步建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一定要注意时间信息,此外题干的限定:政治领域、不包括。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1954年,不符合题干的时间限定,故A项正确。BCD项都在1949年至1952年政治领域的重大变动和变革。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