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5-28 21:47: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38分)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开展以“历史:中国与世界”为主题的学习和探究活动。
回答以下问题。
探究问题一: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异与同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与希腊的古风到古典时代不仅在时间上大体相当,而且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时代特征上也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普通人有了更多的发财致富和向社会上层攀升的机会,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
——王大庆《本与末: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经济思想比较研究》
(1)依据所学知识解读这一段论述中的以下观点。(10分)
①从人的社会地位变迁的角度说明“普通人有了更多的……向社会上层攀升的机会”
春秋战国?
古代希腊?
②从思想史的角度说明“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
春秋战国?
古代希腊?
探究问题二:近代主权国家意识和中外交往
清政府长期以来把外国视为“蛮夷之邦”、“藩属之邦”,以天朝上国自居,这时的中外交往是宗主国与“藩属之邦”之间的交往,兼管外事的中央机构一礼部和理藩院是管理“藩属之邦”的机构。
近代以来,中国逐渐理解了西方的国家和主权的观念;认识到欧洲列强实际上构成了世界的政治中心,于列强并峙之中,中国不但不足以称“万邦宗主”,平起平坐也难以达到。有识之士开始用新词代替“夷”字,对于西方国家或称“外国”,或称“西洋”。外交文书中也以“大清国”和“大英国”“大法因”等对应。(据李斌著《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
(2)依据以上材料分析从清前期到晚清时期中国人世界意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你如何评价这种变化?(10分)
探究问题三:拓展新中国的国际空间
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历经曲折,我国的国际交往不断扩大和深入,促进了我国的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也有利于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上表中的A、B、C表示,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发展关系的几个重要的时段。(例如,D时段表示90年代前期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此时段不是选择作答的内容)
(3)任选A、B、C中的一个时段,分析在该时段,与相应类型的国家发展关系的背景、政策和意义。(8分)
(如果选答一个以上的时段作答,只按作答的第一项评分)
探究问题四:世界经济体系与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二次大战以后的世界经济体系对于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中的③是?。简要说明该组织的宗旨、作用以及后来的沿革。(10分)



2、判断题  今年,始于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引发了市场对欧盟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欧盟路在何方,举世瞩目。请阅读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探究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
材料一?近代史上,欧洲各国有众多的思想者一直在为实现欧洲统一进行理论上的探索,然而,直至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血流成河的惨剧之后,欧洲人才痛定思痛,开始脚踏实地,向欧洲统一迈进。
——2002年1月《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对外援助法》规定:受援国必须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监督,在政治上排挤和压制各国进步势力。”
材料三? 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
一一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注: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
一一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先贤们倡导欧洲统一的目的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通过《对外援助法》要达到什么目的?(2分)结合材料三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简述欧共体的成立对世界格局的影响。(4分)
(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说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是世界多极化的根源”。(4分)
(4)有人认为世纪之交的欧洲是发展与动荡并存,请举史实说明。(4分)



3、判断题  2008年12月11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50岁生日,现在,广西正利用中国面向东南亚地区桥头堡的独特的区位优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取得了商品贸易与投资合作的双丰收。较之广东的发展,广西发展的优势明显在于
A.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
B.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
C.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尤其重要的是,西欧始终聚集着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精英人物。他们对战后欧洲地位的衰落耿耿于怀,谋求恢复欧洲的光荣,同时也解决欧洲面临的现实威胁和困境。他们认为,只有一个联合起来的欧洲,才能以以团结的力量尽快实现复兴,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掌握自己的命运。丘吉尔就是“欧洲”的促进派。他参与发起了全欧范围的欧洲联合运动。他以自己在动员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时使用的令人记忆犹新的坚定语言说:“我们也能用一个单词来表明我们的目的—‘欧洲’”。
——引自【英】丘吉尔《欧洲联合起来》
材料二?二战后,随着欧洲各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西欧各国都清一色地成为民主国家,这使得各国政治政治生活上更加精密,价值观上更加接近。而且,民主共和制度是联合的先决条件。因为只有在民主体制下,才能形成协商、妥协和宽容的作风。
——引自郭华榕、徐天新主编《欧洲的分与合》
材料三? “几百年来把欧洲组织起来的愿望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终于实现了。欧洲概念在公众舆论中形成了,成为各国政府关心的问题之一。”
——【法】皮埃尔·热尔贝《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在二战后走向联合的主观和客观条件。(7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以来至21世纪初期“欧洲组织起来”、“终于实现”的主要过程和重大事件。(5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对欧洲和世界都有哪些重要影响?(6分)



5、判断题  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首次经济危机;1857年后,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1929年-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主要是因为
[? ]
A.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
B.“自由放任”政策不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C.各国之间国际贸易冲突加剧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