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5-28 21:47: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主要来自
①亚洲 ②非洲 ③大洋洲 ④美洲
[?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联邦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和选项,首先我国没有实行过联邦制,排除B。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两项重要政治制度,但不是根本政治制度,排除A和D。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建国初期确立的三项重要政治制度的认识和掌握,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先后出现了下列具有代表性的主张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③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朱熹) 
④“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黄宗羲)这一发展进程反映了
A.仁政思想得到发展
B.思想体系日趋完善
C.社会矛盾走向缓和
D.君主专制逐渐强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战国到西汉武帝时期,到宋朝,再到明末清初,君主专制不断加强。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大一统的要求;朱熹的“君臣关系”更是对社会中君臣父子等级秩序合理性的阐述,而黄宗羲“君主为天下之大害”的言论则更进一步说明当时君主专制的强化程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体现了(?)
A.儒家的“仁爱”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
C.道家的“无为”思想
D.法家的“法治”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是墨子的话,意思是:对待别人的国家,要象对待自己国家一样;对待别人的家庭,要象对待自己家庭一样;对待别人的身体,要象对待自己身体一样。?CD 不对,与题干材料没有直接关系;A不对,孔子主张的仁爱有等级性,没有墨子的兼爱有广泛性、包容性。
点评:解答材料型选择题,要依据材料本身,不能脱离材料理解分析,要善于从材料或题干中找到关键信息,联系所学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08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高三10月月考24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比萨斜塔,伽利略在此做过落体实验?图二苹果落地,牛顿思考它的原因
??
材料二?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码汉卡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四电影《巴黎圣母院》剧照?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采用的主要方法。(2分)
(2)据材料二,近代理性精神产生的条件是什么?(1分)试举例说明理性主义思潮对欧洲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2分)
(3)材料三中,恩格斯认为在理性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理想化的王国”的本质是什么?(2分)材料四中的文艺作品能否佐恩格斯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的关系?(2分)


参考答案:
(1)方法:观察;实验。(2分)
(2)条件: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1分)。举例:法国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2分)
(3)理想化的王国本质上是资产阶级专政。并没有真正消除社会的不平等。(2分)
能够。(1分)这是作者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里,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美术作品。(2分)
(4)认识: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文学艺术来源于现实,反映了社会生活。(2分)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文化史中的科技、文学、思想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近代科学的特点、启蒙思想的条件和影响以及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条件,设问非常巧妙,一环扣一环,最后上升到理论:认知科技、文学和社会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