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七)

时间:2019-05-28 21:46: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指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历史命运,那时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没能保障人民的权利,最终在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造成这一结局的原因有?
①西方式的政治体制脱离中国国情
②中国国民的素质与共和制度要求相差太远
③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破坏
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存在的明显弱点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个新的开始。”对材料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交换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求同存异
B.分歧主要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C.共同点主要指双方的共同利益
D.新的开始指中美两国全面合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国家利益的冲突,中美处于对抗状态。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因此ABC表述正确,D错在“全面合作”,1978年中美才正式建交,中美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点评:、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1)双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台湾问题。
(2)中国的基本立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3)在台湾问题上,虽然在《中美联合公报》中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但是美国并没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美国仍然与台湾保持着“外交”关系,美国在台湾还驻有军队并与台湾维持着1954年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这种状态下的中美两国关系,不能说是完全实现了正常化。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半个世纪中,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普遍进行了社会经济改革,并在社会经济政策上出现相互影响尧相互借鉴的趋势。当今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向一体化和全球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这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经济改革的主要目标。
(2)概括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功能、所有制、经济调节机制、分配政策上有哪些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之处,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
(3)说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历史过程。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会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参考答案:(1)主要目标: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与完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2)概括说明:①国家功能上,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社会主义国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扩大企业自主权。②所有制上,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形式。③经济调节机制上,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重视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与计划;社会主义国家重视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调节作用。④在分配政策上,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国家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根本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宏观规律。
(3)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导致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促进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有利和不利影响: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国各地区的生产优势,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生产工业化,促进生产技术的提高。发展中国家可以借此机会加强同发达国家的生产协作,积极引进外资,学习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加快发展本国工业。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生产产生一定的冲击,发达国家会借助其发达的科技、较低的成本、较好的质量抢占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影响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从二战后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经济政策演变入手,考查了近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曲折进程以及这一进程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影响,具有较强的社会现实意义。第(1)(2)问要立足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推行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各个方面的不同之处;第(3)问可从新航路的开辟、19 世纪中期和末期世界市场的形成、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等不同阶段归纳全球化历史进程。运用相关时政知识分析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两方面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是一部历史著作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断,该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两极格局下的美苏冷战
B.二战后欧洲的历史变迁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D.多极化趋势中的欧共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欧洲的复兴、冷战的来临到欧盟成立”可知选B项。A项不全面;C项材料信息看不出进程的加速;D项也不全面,没有看到冷战前的欧洲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我国的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实行自治管理和行政自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特别行政区是指实行自治管理和行政自主的区域,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民族自治区是指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区域,经济特区是指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的区域,但不管这三种区域实行什么样的政策,都必须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行使主权的前提下进行,所以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不同含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和分析比较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