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1:46:39
1、判断题 战争工具、原子弹材料、石油、具有战略价值的运输器材以及对制造武器、弹药和战争工具有用的物资。
——1951年2月1日第五届联合国大会第1771号决议?
材料二: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决议
材料三: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完成:?
(1)据材料一,指出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态度。(2分)?
(2)据材料一、二,联合国对新中国的立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
(3)材料三反映中国对外奉行什么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4分)?
2、判断题 20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下列有关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②连战率团访问祖国大陆
③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④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3、判断题 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说,“目前全世界有86%的研发收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我们的计算机的毛利只有5%,贴牌手机的专利费要占到售价的20%”。对上述现象解读正确的有:①发达国家垄断了科技市场 ②发展中国家应抵制全球化?③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倒退 ④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是机遇也是挑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判断题 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 ]
A、政治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5、判断题 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