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5-28 21:44: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建国初人民教育的奠基工程有?①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③制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④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④是1986年实施的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如右图所示:1972年尼克松与周恩来的相见被媒体评为 “两国领导人横跨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内涵是(?)
A.中国的国际环境得到改善
B.中美的矛盾消失
C.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
D.中美关系由敌对到走向正常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当时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对中国构成主要威胁,中国的国际环境并没有得到改善,排除A;美国并没有放弃支持台湾,中美矛盾不可能消失,排除B;C是美国要改善中美关系的原因,排除;由此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贸易既反映世界经济走向,还折射出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分析下列图表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2~1942年美国对外贸易额变化图

材料二:1842~1942年英国对外贸易额变化图

材料三:1894~1993年中国与日本、美国、苏联的贸易额
(单位:1950年前为百万海关两/中国元,1950年后为百万美元)

(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美、英两国对外贸易额都快速增长的共同原因有哪些?(8分)20世纪30年代初,导致两国贸易额急剧下降的原因是什么。(4分)
(2)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初,美、英两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趋势有何差异,(2分)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3)1894~1933年,日本对华贸易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这一变化对中日关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分)
(4)对比分析20世纪50年代与8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格局有何不同特点?(2分)请阐述造成这种变化的国际、国内因素。(12分)


参考答案:(1)增长原因: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大大促进世界贸易发展;民主政治的完善;自由贸易的经济政策盛行。(8分)
下降原因:经济危机影响;各国推行贸易保护政策(各国采取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等手段,转嫁危机)。(4分)
(2)美国贸易顺差(出超)迅速增长,而英国贸易逆差(入超)迅速增长。(2分)
罗斯福新政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金融与贸易政策刺激了出口;二战爆发初期,英国出口贸易遭受战争沉重打击,而美国出口贸易大幅增长(军火贸易)。(4分)
(3)变化:从快速上升到急剧萎缩(或1894年—1928年快速上升,1928年—1933年,急剧萎缩。)(2分)
影响:日本为改变这一状况,发动全面侵华战争。(3分)
(4)特点:50年代与苏联贸易迅速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贸易迅速增长;80年代以来与美、日等国的贸易迅猛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迅速增长)。(2分)
国际因素: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对峙向多极化趋势发展,苏联解体;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6分)
国内因素:我国调整外交政策,从一边倒到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共八大作出了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其依据是
A.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军队被消灭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一五”计划各项指标超额完成
D.国民经济全面恢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新中国的民主政治框架。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借鉴了近代西方的代议制②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③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最主要方式④是直接民主制的一种形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间接民主。故排除含④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