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1:44:16
1、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饭革命的道路……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我们欢迎这个理论,丝毫不存在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头在里面。读过马克思主义“本本”的许多人,成了革命叛徒,那些不识字的工人常常能够很好的掌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整。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
材料二?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中看到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结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四、国家、生产单位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七、党和非党的关系;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九、是非关系;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材料一体现了毛泽东怎样的思想主张?这个时期他是如何把这一主张付诸实践的?(8分)
(2)材料二中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和斯大林模式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7分)
参考答案:(1)主张从实际出发,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教条(本本主义)。(3分) 实践: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5分)
(2)区别:毛泽东主张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比例关系;斯大林模式则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4分)说明毛泽东注重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3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从材料的出处的标题和内容来看,其核心观点是主张反对本本主义,即要从实际出发;实践则是列举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事例。
(2)本问考查毛泽东经济思想与斯大林的差异。关键信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说明则应从两者的思想差异切入分析归纳,体现了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是“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并不认为他们作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更不要说那些根据个别情况作出的个别论断。他们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
——摘自1978年5月《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二 日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摘自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图一?图二
图一是1985年9月23日。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很清楚地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图二是1997年3月3日。标题: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什么不同?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一的观点的关系。
(2)材料一与材料二提出了什么思想路线?邓小平对这一路线的提出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图一封面上的“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是否符合实际?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4)根据图二分析,邓小平去世后,继任者为“下一个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怎样的方向?
参考答案:(1)材料一提出不以某一伟人的思想言论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对任何理论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材料二明确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2)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发挥了领导作用。(3)不符合实际。以邓小平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不是远离了马克思主义,而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4)在党的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了邓小平理论的相关知识点。(1)由材料一“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材料二“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可概括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的不同在于材料一提出不以某一伟人的思想言论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对任何理论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材料二明确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两者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2)材料二“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可知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对这一路线的提出发挥了领导作用。(3)根据所学可以推断,图一封面上的内容不符合实际,结合相关的历史事实,可以从其历史意义评价邓小平理论。(4)根据图二分析,再结合教材的说明可知在党的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继任者为“下一个中国”的发展指明的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是我国为纪念第一国际成立一百周年而发行的纪念邮票。
第一国际?(?)
①是第一个国际胜的工人联合组织?
②积极支持当时各国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④领导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A.①②③
B.②⑤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诞生在十月革命后的俄国,④的叙述显然与史实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之所以说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灵魂,主要是因为
A.第一国际是由马克思领导建立的
B.马克思被公推为第一国际领袖
C.第一国际的主要领导人都是由马克思指定的
D.马克思为第一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00年底,列宁等在国外创办了一份在工人中有重大影响的报纸,在报头下印有一位俄国革命家的著名诗句:“行看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这份报纸是?
A.《新莱茵报》
B.《火星报》
C.《真理报》
D.《曙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时间“1900年底”和“行看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可以看出此报纸为《火星报》,所以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