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1:40:31
1、判断题 下表是《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表》,该表反映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干预经济的基本方式是
[? ]
A.扩大政府开支
B.发展基础工业
C.改善交通条件
D.建立国营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最主要的矛盾是(?)
A.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同帝国主义国家矛盾
B.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
D.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基本史实的掌握。20世纪30年代德意日等国相继法西斯上台进行扩张和掠夺,加剧了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二? 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之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并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应配套措施。
材料三?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
材料四?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1)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什么?(2分)与“用冲击的办法”相比,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4分)
(2)材料二、三表明二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政策做出了怎样的调整?(4分)其特点是什么?(2分)
(3)材料四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有何重大变化?(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6分)
参考答案:(1)政策:新经济政策。(2分)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4分)
(2)调整:制订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建立福利国家制度。(4分)
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分)
(3)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分)
(4)结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经济政策必须依据国情不断调整创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建设上可以互相借鉴。(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计划与市场。第1问材料反映的 1921 年的经济政策,不难判断是新经济政策。第2问反映的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体现国家的作用。第3问 21 世纪我国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第4问主要抓住经济政策调整要与国情相结合,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力等回答。
点评:新经济政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调节生产,核心是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农民可以支配自己的剩余产品在此基础上,苏俄的经济得到好转。在一定程度上发展资本主义被列宁认为是“危险的下山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效仿罗斯福新政的经验,以凯恩斯主义作为指导,扩大政府开支,扩大内需,纷纷对经济进行了干预和调节。在20世纪50到60年代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到了70年代,西方国家进入“滞涨”的时期。我国济体制改革,摸着石头过河,在80年代中期确立了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目标,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进入了快车道。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包括
A.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
B.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C.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促使各国找到了应对经济危机的正确方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各国纷纷寻找对策,美国实施的 罗斯福新政是一种应对经济危机的正确方式,但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是一种错误的方式,因此不能说各国找到了应对经济危机的正确方式。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特殊条件是
[? ]
A.实施产业政策
B.制定经济计划
C.财政和货币政策作为调控手段
D.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