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1:35:38
1、判断题 赵本山二十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晚舞台,多次获得全国“小品王”的称号,参加制作、拍摄和演出过十余部影视剧,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当代文坛领军者王蒙称之为“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发展才是硬道理”方针的提出
B.“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指导
C.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D.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提高
2、判断题 今天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了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它是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判断题 (26分)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是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李静《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孟子曰:“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三: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来重新解说和评价孔子,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1)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6分),并结合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所产生的影响。(8分
(2)结合材料二,总结孟子对治理国家的建议,并指出其经济根源。(6分)
(3)朱熹、李贽是怎样“重新解说”孔子的?(6分)
4、判断题 下列关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的在于巩固国民政府的统治
B.积极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C.沉重打击了官僚资本
D.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5、判断题 “吾国乡民与女子,其迷信神鬼者,尤笃于市民与男子。故其结果也,乡民之进化,常后于市民,女子之开通,亦迟于男子。”(《时报》1905年2月12日)从以上材料可以提取的信息是
A.晚清习俗变化的程度有限
B.晚清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陋习没有变化
C.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变化影响有限
D.一些新闻媒体受政府控制,误导民众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