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5-28 21:28: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二战后新独立的广大亚非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事件是?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D.中国加入联合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制度。在金本位制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入输出。
材料一?(1933年)4月19日,罗斯福废止了金本位制,这在右派当中可不那么得人心。现在看来,这是由于当时迷信黄金之故。若干世纪以来,欧美各国都死死抱住黄金不放,以为这是西方文化的标志。维多利亚女王时代,金本位制成了强国的特征,银本位制成了落后国家的特征。……罗斯福的预算署长说,废止金本位意味着“西方文明的毁灭”。不过,当美元贬值11.5%之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就又能同欧洲那些早已走上通货膨胀道路的国家竞争了。这一点,一般人不理解,华尔街那些大老板们却是明白的。摩根……公开声明中说:“据说总统放弃金本位,我表示欢迎……”
——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⑴据材料一回答,罗斯福废止金本位制的直接背景是什么?(2分)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期间,废除金本位制有哪些积极作用?(4分)
材料二? 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实行货币贬值政策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达到倾销国内剩余产品、转嫁危机的目的。……旧中国的货币种类复杂,既有重量不足、成色不一的银两、银元、铜币等铸币,又有各种各样的纸币。而且中国的货币发行权极为分散,不但国家发行,私人、中外企业、金融业和非金融业都可发行。这样,市场上就流通了形形色色的货币。“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野心昭然若揭,一旦双方开战,较量的不仅是军事上的实力,也是经济上的实力。能否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调集全国的资金与物资,是极为关键的。此外,英美等西方主要国家出于种种复杂的考虑,也支持并推动了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 在如此的背景下,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正式宣布放弃银本位制,实行法币改革。
——云妍《历史学习》
⑵据材料二回答,1935年国民政府宣布实行法币改革的原因有哪些?(8分)
材料三?在没有金本位的情况下,将没有任何办法来保护(人民的)储蓄不被通货膨胀所吞噬,将没有安全的财富栖身地。……赤字财政简单地说就是没收财富的阴谋,而黄金挡住了这个阴险的过程,它充当着财产权的保护者。如果人们抓住了这一核心要点,就不难理解有人对金本位的恶意诽谤了。
——宋鸿兵《货币战争》
⑶有学者认为,放弃金(银)本位制,人为制造通货膨胀是对财富的一种掠夺。结合材料三,运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相关史实分析上述观点。(4分)


参考答案:⑴背景:经济危机爆发,通货紧缩(2分。)
作用:消除了银行挤兑因素;避免了黄金的外流;有利于美元贬值,刺激出口。(4分,答出2点,即可得满分4分。)
⑵原因:应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需要;旧的货币制度的紊乱带来了诸多弊端;防备日本扩大对中国侵略的战略需要;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支持和推动。(8分,答出4点,即可得满分8分。)
⑶第一种意见:不同意。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债务阶层人数数量庞大,罗斯福政府放弃金本位制,大量发行纸币,有利于稀释债务,减轻负担,缓解债务阶层经济压力。(4分,答出2点,即可得满分4分。)
第二种意见:同意。20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国民政府滥发法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损害了百姓利益,阻碍了民族工业发展,造成金融体系崩溃。(4分,答出2点,即可得满分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9高考四川文综) 近年来大量出现图中这样的公益广告。导致这类广告大量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②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传播
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④工业化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设计的意图是考查如何面对当今人类生存危机的问题。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于2001年底正式加入世贸组织。2003年11月,世贸组织总干事接受采访时说:“中国正从世界第五大贸易国转变为第四位,很可能会上升到第三位。我刚刚得知中国的进口总额已居世界第三位,仅在美国、德国之后。”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加入世贸,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B.中国加入世贸,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C.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D.经济全球化是发展中国家加速发展的机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项中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表述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临终前写了一首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温家宝总理曾在记者招待会上动情地吟诵这首诗歌。这反映出(?)
①于右任希望国民党反攻大陆
②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实现两岸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③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与国民党的关系,希望早日实现和平统一
④于右任先生是一位爱国者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项明显错误,于右任的诗歌反映了对家乡的思盼,不能看出反攻大陆的内容,排除①。故选A。这首诗歌反映了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实现两岸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与国民党的关系,希望早日实现和平统一,于右任先生是一位爱国者。
点评:祖国统一是历史的潮流,在国家强盛的基础上,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成功的收回了对香港、澳门的主权,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也在迅速的发展。题中的诗歌就是两岸渴盼实现统一的的表现。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统一,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