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1:23:55
1、判断题 1956年的八届二中全会认为:1957年度的计划应当在继续前进的前提下,对基本建设做适当的压缩,合理调整和经济部门的比例关系。这表明?
A.其基本思想是反冒进
B.犯了右倾保守错误
C.修改了八字方针
D.我国经济建设出现波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八大制定的经济建设方针的理解。1956年中共八大确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定前进的正确经济建设方针,故正确答案为A、B排除,八字方针是在1960年,1957年经济建设继续前进,成就巨大,故C、D也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敬鬼神而远之”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12年春运期间,江苏太仓市民杨红权自掏万元,每天给排队买车票的陌生人送早餐。据悉,杨红权的送早餐行动一直持续到春节。杨红权这一举动最能体现哪种思想(?)
A.仁
B.仁政
C.兼爱
D.有教无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江苏太仓市民杨红权自掏万元,每天给排队买车票的陌生人送早餐,同等地关爱所有人,这种仁爱之举体现了墨家“兼爱”的思想。A、B项“仁”和“仁政”属于儒家的政治思想,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于民;D项是孔子的教育思想,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故选C。
点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包括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学派,还可以从材料切入,考查其他学派的思想主张。如道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法家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依法治国等。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由此可见,撰史者应该
A.客观记载历史事实
B.公正评价历史事物
C.全面记载历史发展
D.辩证看待历史现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记事”、“正也”可以判断出记载历史应该客观,准确。故选A。B项材料未体现;C项强调的是全面,D项说的是辩证,材料主要说的是客观,与材料不符。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史德。记录历史和研究历史的人所具有的品德。历史是有人写成,毫无疑问会注入个人的感情色彩,但应尽力应该秉公写史。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图是华人企业家施振荣先生提出的“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这条曲线已经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指导曲线。从图中可以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A.A曲线应出现在20世纪60至70年代
B.B曲线应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
C.A曲线说明知识经济使企业竞争压力加大
D.B曲线说明科技含量提高使产业结构日益合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