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1:13:40
1、判断题 1918年,一名外国商人在中国做生意,他往来于中国各地,可以乘坐的交通工具包括( )。
①轮船
②火车
③飞机
④有轨电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世纪60~70年代,中国近代轮船业发展起来;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1881年,建成唐胥铁路。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民航事业才出现,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概述一战前、二战后法国与外国结盟的情况,并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14分)
参考答案:①一战前与英、俄结为三国协约,以对抗德、奥、意三国同盟。(2分)原因:在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斗争中,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十分尖锐。(2分)②二战后初期与美、英等国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对峙。(2分)原因:战后初期,法国等西欧各国显著削弱,出现了以美苏为两极的新的世界格局,美苏矛盾加剧。(2分)③20世纪60年代,与西欧国家成立“欧洲共同体”。(2分)原因:50年代到70年 91ExAM.org代初,西欧经济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时期,70年代以来在很多经济领域赶上并超过美国。(2分)
本题解析:从法国的国家利益入手,说明一战前和二战后与外国结盟的情况。分析原因时要结合当时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共整整奋斗了28年”的奋斗历程,下列图文对应不确切的是
![]() ![]() ![]() ![]() A.星火燎原 B.力挽狂澜 C.灯塔指引 D.进京赶考 |
参考答案:B ?
本题解析:日出东方指党的诞生,星火燎原指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工农武装割据”,力挽狂澜指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灯塔指引应该是指七大上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进京赶考是指七届二中全会后,党中央进入北京城,筹备新中国的建立等事宜。?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江泽民在谈到和民主党派关系时曾说:“重大问题由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坦诚协商的方式,要继续坚持。”这是因为
A.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掌国家政权
B.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不存在组织上的隶属关系
C.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监督党
D.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具有共同的利益要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内阁大堂旧址?军机处内景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从政治上看,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三在社会制度、组织原则方面的不同点。
(3)试分析造成材料二、三实践结果差异的政治原因,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参考答案:(1)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2)社会制度:材料二是资本主义制度,材料三是社会主义制度;组织原则:材料二是三权分立,材料三是民主集中制。
(3)材料二:资产阶级具有软弱、妥协性,辛亥革命未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材料三:新中国成立(或民族独立)提供了政治前提,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4)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从古到今的法制法制历程,以及对当今的我们又和借鉴,进而总结我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