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1:11:57
1、判断题 (26分)梦想成就未来,梦想的实现取决于适宜的条件和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哥伦布曾说“谁占有了黄金,也就取得了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哥伦布在其“航海日记”中表示,“臣向二位陛下保证,普天之下,无任何地方比这里景色更美丽……臣以为此地除天主教徒外,陛下不应准许任何异国人染指其间。”
材料二:“新年的梦想”
1933年《东方杂志》第30卷第1号封面以“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的”为题,开辟“新年的梦想”专栏,刊出142人的244个“梦想”,
据统计,就地域看,上海78人,南京17人,北平12人,杭州8人,广州4人,天津,济南、安庆各2人,徐州、西安……南洋、日本各1人,未详5人,就职业看,编辑,作家39人,大学教授38人、记者12人、教育家9人,艺术家3人,学生3人、律师1人,官吏1 2人,职员4人、实业家3人,银行家2人,读者自发来稿13人,未详3人。就梦想统计看,“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现代化国家”梦名列前茅,小部分是恶梦。
——(据范岱年《三十年代的中国梦》)
材料三:19世纪称得上是欧洲的世纪,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许多欧洲中心论者乐观地认为,20世纪,还会是欧洲的世纪。
——(据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等)
近现代国际货币体系演变情况表(部分)
时期 | 演变 |
1870~1914年 | 19世纪下半叶,古典金本位时期,国际贸易和投资以英镑为中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
1915~1945年 | 1914年,“一战”爆发,各国终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
1945~1973年 |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汇率制度。 |
参考答案:(26分)
(1)梦想:寻找黄金;(1分)传播基督教(或开辟殖民地)。(1分)
努力: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2分)
(2)原因:被调查人的地域分布、职业分类、性别比例有一定的代表性;(2分)调查直接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思想动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2分)
“必然性”分析:“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中国遭受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深重;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每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即可)
“现代化国家”梦: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贫穷落后,人们渴望国家富强;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曲折(若答出具体史实亦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经济的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每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即可)
(3)霍布斯鲍姆的论断符合实际。(2分)
理由:19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世界的前列;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亚非拉大多数国家成为它们的经济附庸(或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资本输出场所);英镑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主导地位。(每点2分,共4分,任答两点即可)
欧洲中心论者的预言落空。(2分)
理由: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经济迅速崛起;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经济进一步衰落;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美国成为世界货币、金融和贸易体系的中心;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每点2分,共4分,任答2点即可)
本题解析:(1)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关键信息:谁占有了黄金、天主教。从黄金热和宗教两个因素归纳,努力则列举哥伦布航海探险的成果。
(2)从调查的方法和对现实社会情况的反映两个角度分析原因;必然性和现代化国家梦的分析应从历史和现实和人民的意愿三个方面分析归纳。
(3)本问是开放型试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任选一观点,言之有理即可,但须注意问题的限定: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如果选择霍布斯鲍姆的第一个观点,首先要表明正确的观点,即符合实际,再从19世纪欧洲经济的影响力角度来分析;如果选择第二个观点,首先予以欧洲中心论者评价,再从20世纪欧洲经济发展状况和在世界经济地位等方面分析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B.“双百”方针的落实
C.中共八大决策的实施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图表中1952-1956年公有制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私有制逐渐下降,说明是三大改造的进行,故本题选择A项。B、C和D均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君主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了(? )
A.兼爱
B.以礼入法
C.理学
D.致良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意思,按照封建国家法律,君命不可违,但基于小鹿和母鹿之间的母子之情,又违背君命放了小鹿,董仲舒评价这件事是把国家法律和儒家主张的仁爱之情结合在一起,题干体现了这一主旨,所以应该是儒家的“礼”和国家的“法”相结合,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的关键是要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含义是把儒家的“礼”和国家的“法”结合在一起断案,主要考查学生飞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36年,宋子文乘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营烟草公司。这主要表明官僚资本
A.兼并民族工业
B.实行强权政治
C.剥削民族工业
D.压制民族工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中国的民族工业。宋子文代表中国的四大家族。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下列图片:
材料二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列宁《国家与革命》
材料三?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4分)
(3)材料三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如何体现的?“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作者的此观点说明了什么?(5分)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政治制度的因素有哪些?(2分)
参考答案:(1)皇权至高无上;中央对地方进行直接管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分散中央官员权力,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4分)
(2) 有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立法与行政权统一。(4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分)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民主的合理成分。(2分)
(4)经济发展;社会形态;历史传统;地理条件;国际环境。(2分,答出任何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的理解。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体现的特点是皇权至高无上;中央对地方进行直接管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从过程上看: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2)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巴黎公社国家管理机构主要体现在有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而俄国建立的是政治体制是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立法与行政权统一。 (3)此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成果的理解。根据材料四提供的信息可以归纳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二问可以从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民主的合理成分理解。(5)此题考查的是对影响政治制度的因素的理解。根据上述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从经济发展;社会形态;历史传统;地理条件;国际环境加以归纳。
点评:古代中国建立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的特点是皇权的至高无上,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越来越严格有效。近代西方也逐渐的探索自己的政治体制,无产阶级建立政权后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后建立的政权性质相同但是具体的内容不同,这说明建立政权类型要根据自己的国情,找到适合自己的政体模式。新中国成立后,不断的探索,逐渐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是不同的政治文明需要相互的借鉴吸收,同时要根据自己的国情,推陈出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