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1:10:35
1、判断题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这一思想的提出者应该是(?)
A.孟子
B.朱熹
C.董仲舒
D.荀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说明作者认为理是一切事物的本原,,这符合程朱理学的观点,从世界的本源出发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四项中只有朱熹为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曾国藩(左)和安庆内军械所旧址(右)
材料二?当道光、同治年间,我们汉人有绝好自立的机会,被那无心肝的人,苦为满洲出力,以致功败垂成,岂不是那湘军大都督曾国藩吗?……恨的是曾国藩,只晓得替满人杀同胞,不晓得替中国争权利。
——同盟会会员陈天华
(1)根据材料二,概括陈天华对曾国藩评价的态度、立场和依据。(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曾国藩。(9分)
参考答案:
(1)态度:否定;立场:站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立场上;
依据:认为他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维护了满清反动统治。(每点2分,共6分)
(2)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1分)创办近代军工企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4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满清王朝的封建统治。(4分)
本题解析:
(1)第一问,有关态度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确定陈天华的阶级属性,他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然后再结合材料内容来分析归纳。材料中的意思很明确,陈天华痛恨曾国藩,原因是曾国藩替满人镇压其他汉人的反抗,同时对外又卖国。他的这个种立场与其阶级属性是一致的。其“依据”可从材料中的内容可以归纳出来。
(2)第一问中,陈天华是站在资产阶级革命的立场上的,而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时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分析曾国藩时要从他的阶级属性出发,分析他在近代中革命史上的反动性,从生产力的角度、从他对于中国近代化的贡献来分析他的进步性。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交通工具的变迁折射出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马车?中国自主设计的第一条
铁路——京张铁路?
材料二?明清时期,山东地区形成了以临清、德州、济宁为代表的运河城镇区间贸易和以登州、胶州为代表的沿海城镇区间贸易两个封闭的系统。19世纪下半叶,随着铁路的兴建和新河道的疏浚通航,全省初步形成了以三河(黄河、小清河、卫运河)、二路(胶济铁路、津浦铁路)为框架的商路网络。新商路一方面将彼此隔绝的地区连接在了一起,另一方面又使沿路许多市镇成为新的集散市场……由于青岛、烟台通商口岸新设施的建成,以及轮船运输业的兴起,出现了“水陆货物皆转移于青岛,而胶州商务乃至一落千丈”,登州港口“仅余断港绝潦,为贩夫佣妇洗菜浣衣之所”的现象。……咸丰年间,黄河北徙截断运河,致使河道淤塞,航运受阻,河身日渐浅涸,仅东昌、临清间有小舟来往,商业大受影响,济宁也日见寥落。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由传统交通工具向近代交通工具的演变,试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山东商业布局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近代交通工具的巨大优势;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在客观上的促进;政府、开明进步人士的推动;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2)变化:运河城镇区间贸易和沿海城镇区间贸易两个系统的联系加强;在两大贸易体系之间形成了新的集散市场;通商口岸地区贸易迅速发展;运河城镇区和沿海城镇区逐渐衰落。原因:新的通商
口岸的开辟:新式交通运输业的兴起;运河河道淤塞。航运受阻。
本题解析:本题以交通为切入点。考查交通工具的变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1)问从近代以来思想观念的变化、近代交通的优势等方面进行归纳;第(3)问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难度不大。但要注意全面。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四川省许多文物古迹受损,纪念古代伟大
水利专家的“二王庙”倒塌严重。“二王庙”纪念的是
A.大禹父子
B.李冰父子
C.李冰与郑国
D.诸葛亮与刘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各项中与图中宣传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人民代表大会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特别行政区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属于容易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后,开国大典上毛泽东的宣告,故据题意选A;人民代表大会是1954年,排除B;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实行,排除C;特别行政区是90年代,排除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