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5-28 21:09: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古代希腊或者中世纪的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布罗代尔意在强调
A.一切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情
B.应以现实的立场解读历史
C.以整体视角探究过去的历史
D.从文明价值角度解读历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准确解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一种文明的历史……它有待解决的问题……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旨在说明从文明的角度去解读历史,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关于下图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始终开放的经济体70年代经济波动最大②始终封闭的经济体多数时期经济呈现负增长
③始终开放的经济体包括美国和欧盟④本图所涉及的经济体不可能包括中国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8分)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材料二:?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和服务于“专制主义”的表现(各两点), 并分析“私学文化”反映了该时期社会转型的哪些基本特征?(10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的地中海文明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主要成就。分析地中海文明不同于东方文明的根源。(8分)
(3)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李贽的思想与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的理解。(10分)


参考答案:
(1)民本思潮:孔子“为政以德”,孟子“民贵君轻”,荀子“民水君舟”,墨子“兼爱非攻”等。(1个要点2分,2个要点3分)
专制主义:荀子提出治国要礼法并施;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1个要点2分,2个要点3分)
时代特征:铁犁牛耕的产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或小农经济的发展);分封制遭到破坏,各国纷纷进行变法;学术下移,私学兴办,出现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任何1个角度2分,总分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主要成就: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哲学思想大量涌现;罗马法体系完备,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每个要点2分;如果只列举核心词,每一点1分。)
根源:古希腊古罗马发展工商业经济,海外贸易发达。(2分)
(3)相似之处: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2分)
理解: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阻碍了思想进步;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思想政策;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闭关锁国不利与对外交流发展。(每个要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6分。)
李贽的思想未突破儒家思想体系,没有提出系统有效的改造方案,不能推动社会的转型,因此说“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2分)


本题解析:(1)注意题干要求列举 “私学文化”中服务于“专制主义”的表现,孔子主张“仁”这和专制主义是相悖的,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也不符合君主专制的要求,只有“法治”和专制主义相关联,联系史实,春秋战国时期荀子和韩非子主张“法治”。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私学文化”的兴起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奴隶制政治制度随之瓦解,对文化教育的控制松弛,所以会使私学兴盛。回答此题要着眼于当时政治经济出现的重大变化。(2)此题主要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的地中海文明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哲学思想大量涌现;罗马法体系完备,内容丰富,影响深远。(3)回答此题首先要对李贽所处的时代和他的主要思想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他处于明清之际,即封建社会末期,他挑战权威、否定“天理”,追求个性自由,这与文艺复兴的追求个性自由相似。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为此,统治者确定的治国指导思想是(?)
A.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秦王朝实行法治,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但最终因暴政而亡,这证明了孟子的“民贵君轻”,统治者应实行“仁政”的观点, 故B项正确。A项是董仲舒的观点,C项虽是孟子主张,但与题意不符,D项是法家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