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5-28 21:02: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作为教育的载体,教科书不但承载了知识,也透视了国家的兴衰与变迁。下列教科书图片最有可能出现于(?)

A.1949—1956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8—1988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图片信息“毛主席万寿无疆”、红卫兵等信息,可知图片反映了“文革”时期的历史,故对应时间为1966~1976年。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四个阶段:?
1. 1949年10月—1956年底,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2. 1956年底—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十年探索时期)
3. 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十年动乱)
4. 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2分)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党和人民的艰苦奋斗,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材料二?“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是偶然的,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的困境决定的……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摘自江泽民1998年视察安徽农村时的谈话
材料三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摘自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片,指出这反映的是我国经济建设起步阶段中,优先发展了哪一产业?(2分)其取得的成就有何历史意义?(3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在农村实行的改革措施是什么?(2分)其有何积极作用?(3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什么?(2分)当时党中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重工业(2分)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3分)
(2)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2分)
作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2分)
(3)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3分)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二战后初期,日本为发展经济,在外交上采取的主要策略是
A.积极改善对华关系
B.依赖于美国的保护
C.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寻找欧洲合作伙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计量史学是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历史事物的数量关系,实现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行规律的分析。读1865~1905年清政府进出口贸易状况统计表:

时间
进口数(单位:两)
出口数(单位:两)
平衡
1865年
55,715,458
54,103,274
-1,614,184
1875年
67,803,247
68,912,929
+1,109,682
1885年
88,200,018
65,005,711
-23,194,307
1895年
171,686,715
143,293,211
-28,402,504
1905年
447,503,943
377,338,166
-94,165,777
分析表中的数据,结合史实,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中国的贸易顺差呈扩大趋势? B.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C.近代工业的发展呈下降趋势? D.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图表材料及与教材知识联系的能力。从材料可以分析的出,我国的对外贸易长期的处于入超的地位,且越来越严重,反映了我国逐渐的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D。A项错误,是逆差越来越严重;B项错误,材料中大部分的时间段是商品输出为主的阶段;C没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其主要目的是(?)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弘扬和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汉初,由于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统治阶级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因此,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但是汉武帝即位时,社会经济已得到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终于取代了道家而居于统治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