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五)

时间:2019-05-28 21:00: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关系。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
②法国《人权宣言》
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唐朝和元朝,在中央机构中负责全国行政事务的官僚机构分别是
A.尚书省和门下省
B.中书省和军机处
C.门下省和枢密院
D.尚书省和中书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  )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设立三省六部,分散相权
C.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是明朝初期朱元璋时期;C.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是在北宋;D表述错误,明朝在废除丞相后,设立内阁;隋唐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作为加强皇权的措施,因此选B.
考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自秦朝至明朝君权与相权的演变及其趋势(1)演变:①秦朝:确立了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汉朝:汉武帝起用布衣为相以加强皇权;同时实行中外朝制度,削弱以丞相为首的三公职权,这一现象在东汉更为明显。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三者之间既分工合作又相互牵制,使军国大权日益集中到皇帝手中,从而有效地巩固皇权。④北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进一步便于皇帝总揽大权。⑤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2)趋势:君权与相权的权力之争中,通过分割相权,君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说明了君主专制制度日益走上极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秦统一后,并没有像西周那样分封诸侯,而是建立了新的地方行政体制。这种体制的最高机构是
A.州
B.行省
C.郡
D.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体制是郡县制,郡为最高的机构。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指
A.分封制度
B.世袭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宗法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秦始皇建立的制度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后历朝历代都沿用此制,并进行一定的完善。A.分封制度为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故不能选; B.世袭制度为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故不能选;D.宗法制度为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故不能选。 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点评:要正确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影响。用:在我国这种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流,①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③防止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使社会环境和平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③保证了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④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发展后期,专制主义已经发展到极限,以消积作用为主,这主要表现在:①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②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③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科技文化发展,因而只有消灭这种制度,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