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七)

时间:2019-05-28 05:58:5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即忘共和,既称民贼。”这是1915年底一篇宣言中的内容,发表此宣言的是(?)
A.梁启超
B.黄兴
C.孙中山
D.蔡锷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从“1915年底”“冠冕”“民贼”等信息中可判断是孙中山发表的反对袁世凯称帝的宣言。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56年,我国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人民公社,走社会主义道路,标志着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 )A.对B.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北京晚报》1958年创刊,后来一度停刊,1980年复刊,下列各组口号与上述“创刊”、“复刊”时间相符的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和平统一”
B.“反贪污、反浪费”       “改革开放”
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拨乱反正”
D.“向雷锋同志学习”    “实现四个现代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题以考查考生对1958年“大跃进”和1980年后中央拨乱反正的知识。考生应熟练掌握相关口号出现的时间: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是1960年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B“反贪污、反浪费”是1951年“三反”运动的内容;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D“向雷锋同志学习”是1963年后提出的。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同学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他的研究性学习主题应该包括
①政治民主化?②阶级结构变化?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④制度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项明显错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百家争鸣当中并未出现民主思潮;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都是新旧思想激烈的碰撞的时期,阶级关系对比发生明显的变化,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新制度逐步的确立。因此②③④正确,故选D。
点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也是思想领域里的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学派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也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欧洲17--18世纪是启蒙运动时期,为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也是西方思想引进的时期,宣传西方政治文明探求救国之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专家指出“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还跨集体,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它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
B.跨国公司准备在全球开展业务
C.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相互兼并
D.各国经济命脉正日益被跨国公司控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