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05:51:44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宣布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希望将欧共体由一个经贸集团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并执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政治实体。1993年,《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请回答:
(1)据材料,列举欧洲走向联合过程的重大史实。(4分)
⑵欧共体的发展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参考答案:⑴史实: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诞生;1967年,欧共体成立;1991年,《马约》签订;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4分。答出三点即可)(4分)
(2)欧共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概括史实即可,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诞生;1967年,欧共体成立;1991年,《马约》签订;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欧共体建立的影响:经济:促进了西欧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政治: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加强政治的联合。国际关系:大大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点评: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经历了如下的过程: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两极格局的瓦解→多极化趋势的加强:①二战后期,美国和苏联确立了战后两国共同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优势,妄图称霸世界,把苏联看作称霸的障碍,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②20世纪60-70年代,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整个世界出现了新的形势即多极化趋趋势,并日益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重要的力量有:日本的崛起,西欧的复兴和联合,新中国日益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的崛起。③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使半个世纪以来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格局急剧转换,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0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1)材料一两组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现象:服饰(装);婚姻礼俗。(2分)原因:西方文化的影响;本国历届政府的推动;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后果(4分)
(2)答:进一步打破了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的束缚;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促进了先进观念,知识技术等传播;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任答其中4点即可得4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直接概括图片信息即可得出服饰和婚姻礼俗;第二小问原因联系所学知识,从西方文化的影响、政府的推动、思想解放、经济发展等角度来分析即可。
(2)影响从材料三中“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的信息概括出进一步打破了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的束缚;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促进了先进观念,知识技术等传播;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的角度来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A.有力遏制了美国的霸权政策
B.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C.诱导了东欧国家的社会改革
D.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西欧国际经济快速发展,逐步摆脱美国的控制,世界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导致这一营业状况的因素
①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③人民的反帝斗争 ?④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
⑤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康熙帝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涉及到反抗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是
A.平定三藩
B.设台湾府
C.三征噶尔丹
D.雅克萨之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