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5-28 05:51: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社会习俗是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缩影和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 分)
材料一 17世纪,饮茶在欧洲逐步盛行并传至北关,饮茶成为一种高尚的消遣。正如查理二世的专职牧师奥文顿所说,“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中国茶叶在欧洲最初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336 881荷盾的茶叶,到荷兰后却卖得988 510荷盾,获利651 629荷盾。鸦片战争前的140年中,欧美贸易公司用来购买以茶叶为主的中国商品所花费的白银达169 437 564两。
材料二 20世纪初,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发辫,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到民国时期,经历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几次大的社会洗礼,节俭意识相对弱化。近代社会工商业发展,重商之风日益兴盛,人们对传统社会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的消费观念提出质疑。?——《民国初至抗战前长江三角洲洋布与土布之争》
材料四 一位老市民看到熟悉的粮票,十分激动,动情地讲述过去的岁月:“当年买东西不像现在,什么都是用票,买米用粮票,买煤用煤票,……就连买件棉袄,还要用到棉花票。”1993年5月,粮票停止发行使用。副食品票证、布票、纺织品专用券、自行车券、缝纫机券等票证早已悄然淡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茶叶和茶文化对西方社会的影响。(3分)
(2)据材料二、三,简述中国社会生成的新观念,并分析这些新观念生成的原因。 (5分)
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历史变迁相联系。按要求填写表中内容。(8分)

春联
应出现的时间或时期
相关历史事件
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A1
A2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1
B2
批林批孔战果辉煌;纲举目张成就巨大?
C1
C2
种责任田仓里储粮翻两番;行大包干银行存款增十倍?
D1
D2
材料四反映出当时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参考答案:(1)促进了欧洲医药事业发展;改变了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习惯;茶叶贸易使欧洲资产阶级获得巨大利润;成为一些殖民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造成欧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3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满分)
(2)新观念:崇尚西方;崇尚自由民主;重商;享乐等。原因:西方科技文化的传播;辛亥革命等社会变革的推动;近代社会工商业发展;社会心理的认同;西方物质文明先进性的吸引;进步人士的提倡等。(5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每空一分,共8分)
春联
应出现的时间或时期
相关历
史事件
?
1953年-1956年或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农业合作化
?
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
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或改革开放初期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变化: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中国茶叶在欧洲最初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336 881荷盾的茶叶,到荷兰后却卖得988 510荷盾,获利651 629荷盾”“欧美贸易公司用来购买以茶叶为主的中国商品所花费的白银达169 437 564两”等关键信息可知,中国茶叶和茶文化对西方社会的影响,即促进了欧洲医药事业发展;改变了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习惯;茶叶贸易使欧洲资产阶级获得巨大利润;成为一些殖民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造成欧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从材料“自由平等”“天赋人权”“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重商之风日益兴盛,人们对传统社会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的消费观念提出质疑”等关键信息可知中国社会生成的新观念,即是崇尚西方;崇尚自由民主;重商;享乐等。这是由于方科技文化的传播;辛亥革命等社会变革的推动;近代社会工商业发展;社会心理的认同;西方物质文明先进性的吸引;进步人士的提倡等。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是在1953-1956年实行了三大改造,对农业实行农业合作化;“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是指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批林批孔战果辉煌;纲举目张成就巨大”是指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种责任田仓里储粮翻两番;行大包干银行存款增十倍”是指十一届三全会后进行改革开放,对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材料四讲的是物质缺乏的年代,由国家进行统一的物质供应,实行凭票供应,后来到了1993年5月,停止粮票发行。由时间“1993年”可知,从1992年中共十四大起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说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
A.民族融合的作用
B.分裂中孕育的统一
C.江南经济的发展
D.君主专制逐步的加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强调“天人合一”和“君权神授”。其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A.使儒家思想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B.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C.结束了思想混乱的局面,维护了封建统治
D.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遏制专制皇权,防止暴政的出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优选法对备选项逐个进行比较、分析,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理论基础,而大一统的实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与其他备选项相比,B项程度最深,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意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周恩来总理运用该思想,提出了“求同存异”,成功处理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关系是在:
A.日内瓦会议
B.第一次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小强出生于2010年(农历庚寅虎年),小强爷爷出生于1953年,老人家的属相应是( )
A.猪
B.蛇
C.龙
D.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