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七)

时间:2019-05-28 05:48: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康熙帝
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从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巨,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者.
—清·乾隆帝
请回答:在清朝康乾时期,中国和英国的政治体制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中国实行的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皇帝总揽一切大权。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政体,议会掌握国家主要权力,资产阶级居于统治地位。


本题解析: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中国皇帝是独断专权,政治体制是封建专制。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8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各国股市受到重创,巨幅下跌,冰岛、巴基斯坦濒临国家破产,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在此情况下又引发了人们对全球化的再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受到的损失最大
B.发展中国家处于完全不利地位,面临最大的经济风险
C.为了维护本国金融安全,不要对发达国家开放金融市场
D.发展中国家应该尽可能减少对发达国家的金融依赖程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来看,在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不仅发达国家受到重创,发展中国家也损失惨重,A项错误;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的地位,但全球化又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对待全球化要趋利避害,而不应抵制。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5分)历史学家黄仁宇主张把历史演变放置在一个总体性的坐标上,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看历史事物的特殊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朝社会,人的思想可以自由驰骋了,中国这一思想繁荣时代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在西方那种多元社会里,各种社会力量都通过法制以获得平衡。而在古代中国,儒家开创的伦理道德传统,使中国文明比其他任何文明都更为注重伦理道德的价值。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1400年到1800年间,相比于世界其它地区,欧洲政治和军事力量获得显著发展。这基于两个原因:亚欧非大陆的科技文化创新最终传播到西欧地区;新型火药武器时代已经到来,而西欧也已准备好迎接挑战……在西欧发生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不断发展,使西欧人的思想传播至世界其他地方,并成为指导人类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这有助于将理性科学作为衡量和解释自然世界以及人类行为的标准。
——埃德蒙《世界史:大时代》
材料三?西方文明发展史是几个民族的接力长跑,一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后走向了衰老。一支年轻有活力的民族就接过了这个文化的接力棒,创造了又一个辉煌的文明……一棒一棒传到今天,每次毁灭都是新的契机。中华民族没有这样的接力,华夏族一直是主体,只是不断的扩大容量。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促使东西方“这一思想繁荣时代”到来的因素。(12分)
(2)依据材料二,以中国与西欧为例,说明近代历史上世界各地区文明的相互影响和促进。(8分)
(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关于西方文明“文化接力”观点的?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
(1)东方:处于社会变革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井田制的瓦解,分封制的崩溃。(6分,任答两点即可)西方: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工商业的繁荣,(6分)
(2)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传到西欧,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播。(4分)
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影响了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工业的发展、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4分)
(3)观点:西方文明经历了阶段性毁灭和新生,西方文明的发展是不同民族主体不断传承创新的结果;(2分)希腊民主的泛滥最终导致希腊的衰落,但罗马帝国把希腊的人文主义关怀与自身的法律理性结合起来,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中世纪欧洲的长期黑暗不仅没有毁灭西方文明,反而呼唤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商路中心的转移,意大利的地位日益下降,但取而代之的是西欧各国在思想和政治上的解放。(任举一例3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这一思想繁荣时代”是什么时期,根据材料可以判断“这一思想繁荣时代”是公元前5世纪左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西方思想繁荣的到来的原因。
(2)从古代史来说,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四大发明辗转传至欧洲。影响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等等。题目第一段,明确说到“亚欧非科技文化创新”以及“火药武器”;而近代以来,17世纪科学革命和18世纪启蒙思想又会影响到中国的近代化历程。题目第二段,明确说到“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这些关键词都需要在答案中体现出来。
(3)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西方文明经历了阶段性毁灭和新生,西方文明的发展是不同民族主体不断传承创新的结果,可以从这些方面总结叙述。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所示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事件反映出

A.农村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
B.全国性土地改革的完成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D.对私人工商业的改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这两幅图都是关于农业的,排除D,第一幅是关于土地改革的,第二幅是关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因此,都体现的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东盟与欧盟相比,其不同点是
A.建立起货币体系
B.由发展中国家组成
C.是区域性经济组织
D.建立起关税同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