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5-28 05:47:1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成功与失误。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故A项错误。“大跃进”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中的失误,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B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改革开放后,既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又有利于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的措施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组织劳务输出
D.发展乡镇企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02年以来外资流入中国放缓,但中国对外投资却快速增长。“资金和搭载在资金上很多的要素,开始真正的双向流动”。与上述现象的出现没有必然联系的是
A.经济建设取得成就
B.对外开放深入发展
C.国际金融体系建立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属于中等题。解题关键是要理解材料所体现的是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和交流,中国出现了“引进来”“走出去”真正的双向流动。与ABD直接有关系的,而国际金融体系是在1944年建立的,二者没有必要的联系,所以排除C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一五计划中,优先发展的是
A.重工业
B.轻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农业和商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和分辨历史事实的能力。只要对书本重点知识了解的话,很容易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种探索的主要成果有()
①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④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
A.①②③④
B.④⑤⑥⑦
C.①③⑤⑦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①②③④全部符合题目要求。而⑤⑥⑦民族、外交、政党问题,不选。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