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5-28 05:43: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春者天之所以生也。仁者君之所以爱也;夏者天之所以长也,德者君之所以养也;霜者天之所以杀也,刑者君之所以罚也。……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材料主要论述
A.大一统思想
B.“天人感应”思想
C.万物的本原是道
D.“君权神授”理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可知,题干反映了天与人有相通之处,这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故B项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正确的回答应该是:
A.Li Er
B.Xun Kuang
C.Meng Ke
D.Zhuang Zhou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将考查学生历史知识与英语翻译结合起来,很有创意。翻译过来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要学生熟练掌握百家争鸣中各位思想家的核心思想,就很容易知道说这句话的人是荀子,即荀况。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况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古希腊的雅典,曾涌现出许多大思想家、大艺术家。有趣的是,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也曾涌现出诸多思想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的共同原因和条件是
①政治氛围的宽松?
②政治发展的需要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文化教育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可知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是思想上的大一统、文化专制的体现,其目的也是为了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都体现了法家思想,因此说是法家思想的胜利。D符合题意。A项错误,法家的严刑峻法与儒家的仁政思想相悖;B项错误,新儒学的核心是仍是儒家思想;C项错误,儒家思想虽然得到发展,但是基本的内容并未发生变化。因此排除AB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隋唐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这里的“三教”是指
A.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B.儒学、佛教、道教
C.基督教、伊斯兰教、儒学
D.道教、佛教、伊斯兰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