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05:27:19
1、判断题 对下表中数据变化的解释准确的是( )
农轻重产值比重变化表(%)
? | 农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1960年 | 21.8 | 26.1 | 52.1 |
1962年 | 33.3 | 30.3 | 36.4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十年探索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情况。由表格中数字的变化可知,1962年农业、轻工业的比重上升、重工业比重下降,表明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与此对应的是D项。故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年代 | 科技发明(件) | 中国 | 世界 | ||
件数 | 百分比 | 件数 | 百分比 | ||
?公元1—400年 |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1—1000年 | ? 45 | ? 32 | 71% | 13 | 29% |
公元1001—1500年 | ? 67 | 38 | 57% | 29 | 43% |
类别 | 数学 | 天文 | 地学 | 化学 | 农学 | 机械 | 水利 | 轻工 | 兵器 |
项数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参考答案:(1)特点:领先世界;实用科学(集中在数学、天文、地学与农学,绝大多数与农业生产有关);影响世界。
事例:如四大发明等。
(2)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主张中国向西方学习。
(3)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大为增强;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研队伍。(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本题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科技发展的辉煌与失落为主题展开。注意最大限度的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注意把课本知识与材料信息的有机结合,不要盲目照搬课本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一位旅行者携带德国马克前往柏林。根据欧元启动进程的有关规定,该旅行者持德国马克?最迟到柏林消费的时间应该在
A.1998年6月
B.2002年6月
C.2008年6月
D.2010年6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周恩来总理曾说:“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三个世界理论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原则
D.国家主权理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和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通过回忆所学知识分析“1954年日内瓦会议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能够体现这一精神”只有选项B;选项A、C、D与题干要求不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关于程朱理学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结合起来
B.认为天理是世界的本原
C.认为人性不应该受到任何束缚
D.认为理是先天而存在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程朱理学主张天理是世界的本源和“存天理,灭人欲”以及“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所以C项表述与程朱理学的特征明显相反,A B D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但与题意要求不符,故答案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